第0603章 大牌觀眾(第2/2頁)

朱勇是靖難大功臣朱能之子,永樂四年,朱能擔任征夷將軍,征討安南,不幸病死於軍中,追封東平王,謚號武烈。皇帝痛失心腹愛將,轉過年來,便讓朱勇襲了他父親的爵位。

當時朱勇不過才十五歲,便成了大明朝的國公爺。而且皇帝愛屋及烏,對酷肖其父的朱勇很是疼愛,時常將他帶在身邊,親自教導他兵法武藝,說視若己出也不為過。

這次正是朱勇陪皇帝射箭時,講些好玩事兒給朱棣解悶,才不小心說漏嘴的……朱勇和張輗年齡相仿,那是光著屁股玩到大的鐵哥們,見這次給兄弟惹了麻煩,他朝張輗擠擠眼,便不好意思地跟著皇帝進去了。

待朱勇進去,王賢和張輗便起身相視苦笑,事到如今,只能自求多福了……

兩人默默跟了進去,便見朱棣立在院中,饒有興趣地打量著徹底面目全非的獄神廟——最醒目的一處變化,便是原先的牌匾被撤掉了,換成一塊藍底紅字鎏金的牌匾,上書三個令人觸目驚心的篆書——閻羅殿!

“王賢,你搞什麽名堂!”朱棣看向王賢時,面色卻是不善的,竟像是在興師問罪。

王賢忙跪地請罪道:“皇上,臣奉旨意重審水車巷殺人一案,然而此案經日久遠,大部分人證物證據已湮滅,嫌犯又死不松口。臣也是實在沒辦法,只能出奇招了。”

“哼,我看你是瞎胡鬧!”朱棣翻翻白眼道。

其實皇帝不是氣王賢瞎胡鬧,而是氣他邀請一眾公侯來觀看,雖知道他是想請人作見證,以免再出變數,但這難免有脅迫聖意之嫌……這才是皇帝不快的原因。不過王賢一說是齊大柱的案子,朱棣也就釋然了……那案子讓多少官員丟了烏紗?刑部和都察院的堂官都牽連進去,到現在還揪扯不清。王賢實在是太想斬斷這個牛皮案了,一時用力過猛,沒考慮那麽周全,倒也是情有可原的。

說起來,這真是王賢的疏忽了,他沒想到這樣會讓皇帝不高興,不過幸運的是他之前在英國公身上下的功夫沒白費,張輔幾句美言,讓皇帝對王賢的好感大增。有道是情人眼裏出西施,雖然皇帝和王賢不是情侶關系,但因為對他印象很好,這才會凡事往好處去想……

可見做人還是要有貴人相助。

當然,本身的機敏也必不可少,王賢很快意識到自己的疏忽,忙一臉惶恐道:“是臣思慮不周,此事應先請示皇上的。”說著有些羞赧道:“臣當時覺著此舉太過荒謬,擔心會被皇上訓斥……”

“你這樣不是更得挨訓?”朱棣哼一聲。但這樣說,就意味著王賢很幸運地過關了,果然,朱棣擺擺手道:“算了,你是主審官,請勛貴陪審也合情合理。”頓一下,便轉了話題道:“你不是要演戲麽,什麽時候開演?朕特意從宮裏出來看戲,你可別演砸了。”

王賢這才暗暗松口氣,發現自己後背都濕透了,所謂伴君如伴虎,古人誠不欺我!

“皇上請移步偏殿,那裏是觀眾席。”定定神,他向朱棣請罪道:“事先不知皇上駕臨,因此把坐席設在了東側殿,實在是罪該萬死。”

“朕沒那麽多講究。”朱棣擺擺手,便龍行虎步地往側殿走去,“就算宮裏的戲班子演戲,也沒說讓朕坐在正中的台上,他們跑到台下演……”

皇帝說了笑話,夠資格笑的人馬上被逗笑起來,張輗沒有王賢的演技,又不像朱勇是在皇帝身邊長大的,所以難免笑得不自然,就像被人撓癢一樣。

偏生朱棣眼尖無比,一眼就看到張輗的表情,但皇帝卻想岔了,以為他還為之前的事情難釋懷呢,便笑著替朱能解釋道:“張輗,你別生朱能的氣,是朕讓他阻止那些客人前來的,不是你面子不夠,也不是朱能不夠兄弟,要怪就怪朕吧。”

“臣不敢,臣惶恐。”張輗前兩句還算正常,隨後就又觍著臉拍馬屁道:“不過臣沒生朱勇的氣,他雖然替我辭了好幾個客人,可他幫我請的客人,卻比我請的人貴一萬倍。所以臣非但沒生他的氣,感謝他還來不及呢!”

“那就好,那就好。”朱棣被張輗的馬屁拍得很受用,大笑著進了偏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