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3章 皇太孫的婚事(第2/2頁)

也不怪姚廣孝如此小心,畢竟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例子不絕史書,而且朱棣的老爹朱元璋,就是‘金杯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的天字一號狠角色。雖然朱棣遠比他父親講義氣,但人是會變的,誰知道幾年後他又是什麽想法?就算朱元璋在立國時,也沒想過把他的開國功臣們屠戮殆盡。所以與其等到時候白刃不相饒,不如早早歸去,還有可能善終……其實姚廣孝更想回老家蘇州寒山寺當主持,只是知道不在皇帝眼前,反而會讓朱棣不放心,所以才會一直在京城當和尚……既表明自己再無權力之心,又讓皇帝能隨時看到放心,這才有了君臣相得二十載的佳話。

這麽些年下來,朱棣徹底地對姚廣孝放心了,他也習慣了這種方式,甚至不再把姚廣孝當成臣子,而是自己唯一的一個老朋友。皇帝熱盼著這每十天一次的見面,自然不會浪費在聽老和尚講經上,而是讓他陪自己喝喝茶、說說話、下下棋……當然下的是象棋。

圍棋朱棣也下得,但在皇帝眼裏,黑白子磨磨唧唧、勾心鬥角,遠比不上楚河漢界、兵馬廝殺來得更過癮。但是皇帝不喜歡和旁人下,只喜歡和姚廣孝下,原因很簡單,因為旁人誰敢讓皇帝輸棋?都爭著搶著讓皇帝贏棋呢!誰不想把皇帝哄高興了,好多一些聖眷?要是把皇帝給贏了,萬一皇帝要是記恨在心,那他這輩子都別想有好日子過了。只有姚廣孝這樣無欲無求,又不怕皇帝怪罪的老東西,才敢讓朱棣輸棋。

其實八個永樂皇帝綁在一起,也不是姚和尚的對手……沒辦法,只要是跟智力有關的活動,姚廣孝無論和誰對上,都有壓倒性優勢,那是想贏就贏、要輸就輸,不想贏又不想輸的時候,就下出和棋……

好在姚廣孝早沒了勝負之心,陪著皇帝消遣,更不會給皇帝添堵,是以幾盤下下來,每每讓皇帝輸得十分惋惜,或者下成和棋。他了解朱棣的性格,朱棣了解他的棋藝,是以不能讓皇帝輕易獲勝,只讓皇帝看到贏的希望,才會下了一盤又一盤,非要贏他一盤不可。直到姚廣孝看看天色不早,皇帝該休息了,才故意惜敗了一局,罷了嘆氣道:“皇上的棋藝又有長進,看用不了多久,老衲就不是對手了。”

“你個老狗少來。”朱棣卻笑罵道:“以為朕不知道,你是在糊弄朕呢?”說著有些郁悶道:“你說說這究竟是怎麽回事兒?連你也糊弄朕了!”

要不怎麽說伴君如伴虎,方才還和顏悅色的永樂皇帝,這一刻卻面色陰沉下來,丟下棋子抱怨道:“當年朕在藩邸時,富貴威嚴也不減今日,卻還有幾個朋友,能說說話、聊聊天。可如今,朕聽到的、看到的、讀到的,全都是摻了假的。那些做臣子的,口口聲聲說什麽聖心獨裁,臣等遵命。但心裏都藏著自己的心思,表面奉承、背後搗鬼。只有他們想讓朕看的,才會讓朕看到,只有他們想讓朕聽的,才會讓朕聽到,這日子過得太沒意思了……”說完皇帝寂寥地嘆口氣,多當皇帝一天,他就越能體會到,為何皇帝叫‘孤家寡人’。

姚廣孝深知朱棣的性情,溫聲勸慰道:“皇上嘛,本來就是稱孤道寡的人,又怎麽能不寂寞呢?皇上多出去走走散散心,多和兒孫享受下天倫之樂,就會好很多。”

“是啊,要出去轉轉的,等一開春,我就回北京。回了北京,沒那些言官整天這也不許,那也不讓,朕打打獵、跑跑馬能自在許多。”皇帝臉上現出一絲笑容,說到後面卻又低沉下去道:“至於天倫之樂就算了。唉,朕的兒子們鬥得不可開交,現在連朕的孫子也卷進去了,見到那幫心懷鬼胎的小畜生,朕就氣不打一處來,還有什麽天倫之樂!”

兩人正說著話,有內侍急匆匆跑過來,皇帝下棋時,不許任何人打擾,但八百裏加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