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8章 奇招叠出(第2/2頁)

“……”王公公險些吐出一口老血,那廂間,朱瞻坦已經咆哮起來:“讓他們退後,我們給他填!”

“那好吧。”王公公正色對朱瞻基道:“太孫殿下,請你的人退回陣後。”

“他們填也可以,但得先說好了。”朱瞻基卻不放心道:“填完了不能趁機偷襲,得退回原地再來。”

“……”王公公悶聲道:“當然。”為免被氣得吐血,趕忙逃也似的撤走了。

對騎兵來說,填坑是必修課,精銳的龍驤衛騎兵,將一個個沙袋從馬背上拋下,半個時辰不到,便把面前填為平地。

當他們返回本陣時,密集的弓箭射向了幼軍陣地。雖然沒有箭頭,但依然力道十足,沒有甲胄覆蓋的部位,被紮中就是重傷。

急促的哨聲響起,幼軍士卒趕緊把盾牌高高舉起,當然還有車板,你不得不佩服莫問的能耐,他設計出來的陣型,能盡可能的保護住所有人馬。弓箭啪啪地射到木板上、嗒嗒地射到盾牌上,將士們雖然很是害怕,但沒有幾個人中箭。

這時候,騎兵三面發動了沖鋒,這才是真正的考驗。這些沖鋒奇兵手持著丈許長矛,雖然是木杆的沒有矛頭,但靠著沖擊力,依然銳不可當!而且長矛一丈有余,比任何兵器都要長,你根本碰不到他,就已經成了肉串!

莫問擔任第一線的車陣指揮官,他面色鐵青地盯著越來越近的敵人,卻一直忍著不下命令,直到敵騎已經近到十丈之內,才猛然射出手中鳴鏑。淒厲的鳴鏑聲響徹戰場,在如此混亂嘈雜的環境中,依然聽得清清楚楚。

鳴鏑聲未落,便響起密集的槍聲,煙霧騰起,無數彈丸發射……大明不只神機營有火銃,各精銳部隊都配有火器營。幼軍雖然不是精銳,但在朱瞻基的軟磨硬泡下,兵部還是配給他們兩千火銃,全都用在了車陣上。

火銃的好處是易學易用,不像弓箭那樣,非得練個一年半載,才能有殺傷力。當然缺點也很明顯,射程短、精度小、再次裝填麻煩、容易受天氣影響,總之還替代不了弓箭,但對缺乏必要軍事素養的幼軍來說,卻是最好的選擇。為了保證射擊精度,莫問特意等到雙方距離不過十丈時,才下令射擊。

銃管裏裝得不是鉛彈,而是演習用的石灰彈,打在人馬身上,就是一片白花花,只見在幼軍的密集射擊下,沖在前面的騎兵紛紛中彈,身上一片灰白……他們還是很守規矩的,乖乖丟下長矛,停下馬來。

但更多的騎士繞過他們,朝著幼軍繼續挺進,按照經驗,兩次發射之間,最快也有二十息的間隔,足夠他們沖過去了。誰知密集的槍聲再度響起,又是一片騎兵中招。

“不可能,他們怎麽做到的?”這讓在遠處觀戰的朱瞻坦等人目瞪口呆。其實很簡單,王賢將一千八百名火銃兵,分成了三隊,一隊裝填、一隊瞄準、一隊射擊。雖然現在還很生疏,但依然解決了火力斷档的問題。這法子深得朱瞻基等人的稱贊,說軍師不愧是姚少師的學生,就是有智慧。

其實這法子早在十幾年前,就被黔國公沐英發明出來了,只不過因為他偏居雲南,也沒打算向朝廷推廣自己的絕活,所以一直不為人知罷了。依托車陣的三段射擊,如果再輔以其他兵種配合,簡直是騎兵的克星。雖然幼軍所用的火銃精度不高,射術也很差,但憑著對頭的戰術,還是給對方造成了莫大的‘殺傷’,也讓幼軍士氣大振。

當對方付出高昂代價,沖到幼軍陣前時,那些火槍兵全將身子藏在大車後面,現在對付敵人的,是一根根大毛竹,幾名士兵合力抱著一丈多長的毛竹,朝著敵騎就是一陣猛掃。

那毛竹不僅又粗又長,上面還留著枝枝杈杈,舞動起來刀槍無法刺入。而且枝杈上還蘸滿了石灰,一不留神就被掃上個印子,弄得那些憋足了勁兒要教訓菜鳥的龍驤騎兵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