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9章 軍師(第2/2頁)

“不是也有不少勛貴子弟麽?”

“基本都是靠邊站的太祖朝勛貴,他們想鹹魚翻生,讓子弟跟我混。”朱瞻基道:“像陽武侯這樣的當權大佬,是因為和紀綱有大仇,繼而連帶我二叔一起恨上了的,才會故意跟他唱反調,讓子弟來跟我混。沒有第二例。”

“這很重要麽?”王賢意識到,對方是在委婉告訴自己,要跟薛家那倆寶貝搞好關系。他不明白,朱瞻基為何如此看重那倆紈絝:“我的意思是,沒有勛貴子弟,和有勛貴子弟有何區別?舊勛貴和新勛貴又有什麽區別?”

“區別大著呢,”朱瞻基苦笑道:“要知道,我大明朝軍民之間,涇渭分明已經幾十年了,訓練打仗那是軍戶的事兒,民戶就是耕田種桑,這次幼軍卻破天荒的,盡從民戶中招人,所以一點習武的底子都沒有。”

“白板不好麽?想練成啥樣是啥樣。”王賢道。

“說得好!”朱瞻基露出贊賞的目光道:“我也是這樣想的!”說著苦著臉道:“可是沒有軍官你怎麽練?必須要有大量的老於行伍的中下層軍官,才能把那一萬多老百姓變成兵,然後才談得上操練。”

“不是讓勛貴子弟來當中下層軍官吧?”王賢心說,我怎麽聽著這麽不靠譜呢。

“當然不是,勛貴武將們雖然各個都是帶兵的好手,但他們的兒孫……實在是不提也罷。”朱瞻基嘆口氣道:“我看重的不是他們,而是他們父輩的人脈。你這麽聰明,就不用明說了吧。”

“懂了。”王賢點點頭,朱瞻基給勛貴子弟一個中高級軍官的位子,為了不讓兒孫丟臉,勛貴們定會選一批靠譜的部下,給子弟當手下。這樣雖然會讓軍中派系林立,卻是讓從零開始的幼軍,快速成型的好辦法。而且朱瞻基是太孫,非但不怕派系,反而樂於看到派系的出現。

但是,只有靖難功臣手下才有部隊,那些開國的勛貴,早就靠邊站多少年了,手下根本無人可用,在朱瞻基的眼裏,也就沒什麽價值了。

而陽武侯薛祿乃左軍都督府右都督,排名前五的軍界大佬,而且兩年前上疏請求訓練武臣子弟,之後為此下了極大的力氣,可想而知,朱瞻基多希望能得到此人的幫助了。

“好吧,我去跟那倆小子賠不是。”王賢還是很識大體的,當然,這跟他臉皮夠厚有關。

“不不,你誤會了。”朱瞻基卻大搖其頭道:“我是請你原諒他倆,而不是去跟他倆道歉。”

“呃……”王賢有些糊塗了:“人家可是天之驕子,跟我個小秀才道歉?”

“進了我的軍營,就按照營中職務論大小了。”朱瞻基卻搖頭道。

“你到底讓我幹啥?”

“我準備,拜你為軍師!”朱瞻基終於不賣關子了。

“噗,軍師……”王賢失笑道:“你以為是唱戲呢?”

“怎麽會是唱戲呢?”朱瞻基卻一本正經道:“《三國志》中有軍師祭酒、軍師中郎將,當初荀攸、郭嘉、孔明、龐統等人,都擔任過此職。”

“但我大明,可沒有軍師一職。”

“我大明也沒有過幼軍。”朱瞻基翻翻白眼道:“我的軍隊我做主,我說有軍師就有軍師。”

“好吧……”王賢只好應下道:“那我具體幹啥?”

“我查了古書,授你節量諸宜,並監軍之權也。”朱瞻基沉聲道。

王賢登時張大嘴,所謂‘節量諸宜’,就是軍中大事小情,他都可以酌情處理,再加上監軍之權,他在幼軍中的地位,便僅次於太孫了,這、這也太胡鬧了吧……雖說幼軍不是正規軍,但也有一萬三千多人,裏頭各種侯爺、伯爺的兒子一大把,將來襲了軍職,至少也是千戶、指揮使之類。自己一個無品無級,進京後都不好意思提這層身份,總是以秀才頭銜遮羞的雜職官,憑什麽淩駕於他們之上?

“多謝高看,可我不夠格啊,你硬扶我上去,大家會不服的。”雖說大丈夫當仁不讓,但也得知道自己吃幾碗幹飯,與其到時候混不下去,被灰溜溜趕走,還不如一上來就拒絕呢。

“這你大可不必擔心。”朱瞻基卻一副‘我早有定計’的神情,眨眨眼道:“姚少師的弟子,在我軍中當個軍師,誰敢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