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8章 君為輕(第2/2頁)

趁著胡瀠再次來探視,王賢將想法跟他一說,得到了首肯。胡欽差做事還是很麻利的,第二天就讓人帶話說,鄭藩台明日要先行返回杭州了,你們可以搭他的船,這樣安全又平穩。

這自然是極好的,王賢跟眾人一說,帥輝和二黑都高興壞了,他倆是一刻都不想在浦江待了。不用吩咐,便開始手腳麻利地收拾起行囊來。其實也沒什麽好收拾的,因為帶來的衣物書籍又在縣衙大火中被燒了個幹凈。但大過年的能空手回去麽?

幸虧上任時間雖短,卻趕上了收秋稅,王賢這個二老爺,好歹得了二百兩銀子的常例。索性全拿出來,買成金華火腿帶回去……別的出產省城人也看不上眼,唯獨這火腿人人喜愛,就是饋贈知府都不寒磣。當過吏員的人,在這些人情世事上,從來都不含糊。

翌日,吳為背著閑雲,帥輝和二黑挑著沉重的扁擔,靈霄扶著繡繡,跟王賢來到了官船碼頭。才發現搭便船的不光他們,還有鎩羽而歸的錦衣衛……

王賢這種芝麻官,自然要先在一邊,等布政使、錦衣衛們先上船,然後才能輪到他們。

等待的時候,王賢看到戒備森嚴的錦衣衛,壓著幾名步履沉重的囚犯,緩緩登上大船……那些囚犯從頭到腳全身都披滿了鎖鏈,每走一步都啷鐺發聲,腳步極其細碎,走一步挪一挪而已。

仔細一看,原來他們的手腳都被銬在一起,兩只腳鐐間被鎖鏈牽著只能一步步地挪動,看上去就像女子輕移蓮步,移動不便還在其次,關鍵是這份羞辱,實在太折磨人了。

王賢看到當中年紀最大的囚犯,就是他的老上司米知縣。當然老米已經沒得官袍穿了,他一身到處竄棉花的破棉袍,臉上傷痕累累,精神萎靡不振,肯定沒少吃錦衣衛的‘點心’……在廠衛特務之間,‘吃點心’就是用刑的意思。

王賢張了張嘴,沒有出聲,目送著老上司被押上船。如今的老米已經不是那個醉生夢死的酒國縣太爺了,他是這次浦江縣叛亂的主犯,已經招認自己是明教徒……未來到了京城,等待他的將是被淩遲處死的命運,毫無疑問!

盡管米知縣老伴死了再沒續弦,兩個女兒也早就嫁人了……出嫁從夫,不會被他波及到。但他畢竟不是從石頭裏蹦出來的,還有兄弟親戚,這些人還是難免被株連。

看著米知縣蒼涼的背影,王賢的心情五味雜陳。按說這位老兄是自找的——既然走上起事這條路,就應該想到會有這種結局。但恐怕重來一次,米知縣還是會這樣做……該如何評價他呢,忠臣還是叛賊?似乎怎麽說都不算錯。忠於自己的信仰是沒有錯的,但是為了自己的信仰,讓浦江縣城化為白地、無辜百姓生靈塗炭,就真的是對的麽?這跟他們憎恨唾棄的永樂皇帝有什麽區別?

站在滔滔江邊,望著江水滾滾東去,王賢有些迷茫了……他一直相信那句話,‘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但是在這浦江城裏,他親眼看到了高尚者和卑鄙者共同締造的人間慘劇。那高尚者墓志銘上的‘高尚’字眼,分明是用浦江縣無數死難百姓的鮮血鑄成的!

距離那場靖難之役已經十年了,無辜的百姓卻還要流血,高尚者們還能拍著胸脯,說自己是高尚的麽?

王賢低著頭默默地站在那裏,不知何時,周臬台立在他身邊,像是在對他說,又像自言自語地低聲道:“老子曰,上善若水。其實是說人要順勢而為,這樣才能利萬物而不害。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固然可以讓自己痛快,但逆勢而為,上誤國家,下害百姓……”頓一下道:“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就是告訴我們忠君、愛國、愛民,三者是有先後之分的。至少真正值得我們堅持的信念,一定不會與百姓的福祉相沖突,更不會以忠君愛國之名,行戕害百姓之事,一定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