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0章 封賞(第2/2頁)

永樂四年的進士名次,是魏知縣心中永遠的痛……他只比孫山高了一名,在皇榜上名列倒數第二。盡管大多數人都只記得,那一科的孫山叫吳忠,並不注意倒數第二是誰,但生性好強的魏源自己在意,且深以為恥!

所以雖然是進士,他卻一直深深自卑,現在卻可以成為翰林,那是比進士還高一個档次的學歷,你讓魏知縣怎能不欣喜若狂?雖然翰林修撰清苦,品級也不高,但你只要知道,那是狀元及第後必授的官職,就知道它有多光明的前景了……既清且貴,實在太體貼魏知縣的心意了。

然後是蔣縣丞,被提升為富陽縣令,聞聽此命,蔣縣丞登時樂開了花,一下子什麽毛病都沒了。對於這種快五十歲的官員來說,翰林院庶吉士什麽的沒有任何意義,能到個富足安定的縣去當縣令,就是最大的福氣了。

有道是做熟不做生,何況魏知縣和王賢已經鋪好了路,就連蔣縣丞都看得出來,富陽縣的好日子就在眼前了。這世上還有更合人心意的地方麽?

第三道聖旨是追封,追封馬典史為富陽縣令,但人死如燈滅,一切都白搭了。好在朝廷還沒壞了良心,命馬典史的兩兒子入國子監讀書,待肄業後,少不得給他們兩副前程。

第四道聖旨是任命巡檢司趙巡檢為富陽縣丞。

第五道聖旨任命胡捕頭為錢塘縣典史……

此外,各官各吏,只要跟救災沾點邊的,都有獎掖,就連自以為肯定沒戲的刁主簿,都得了個四川青神縣令的差事……感動得他眼淚嘩嘩,魏知縣真是仁厚哇!因為請功的名單,都是魏知縣所定。

但直到慈幼局、養濟院的家夥都得到封賞,卻還是沒有王賢的份兒。

這時候宣旨結束,欽差一口氣讀完二十份聖旨,已是口幹舌燥,魏知縣忙請進去吃茶。

待魏知縣和宦官離去,早跪麻了雙腿的官吏們紛紛起身,強抑著興奮交頭接耳。

之所以不敢大聲說話,不是怕擾到知縣和欽差說話,而是因為他們都意識到,封賞名單中,漏了首功之臣王賢!

這自然無比荒唐,他們都很清楚,王賢才是整個救災計劃的制定者和主要執行者,功勞之大,無人可比。可就是這樣一位大功臣,卻不在恩賞的名單裏,這讓人莫名詫異……但他們這些小人物,能給予王賢的,也只有同情二字了。

強者從來不需要同情,王賢雖然自認不是強者,但他依然不喜歡別人同情自己,幹脆以嫂子要生了為由,離開即將舉行宴會的衙門,不打擾別人的歡樂。

當然他說嫂子要生了也不假,從早晨起,已經足月的侯氏就開始喊肚子疼。王貴趕忙通知王賢和遠在杭州的老爹……至於老娘,算著日子快到了,幾天前就帶著銀鈴回來,等候王家長房長孫的誕生。

從衙門出來,王賢很快調整好心情,急匆匆趕到王貴家,徑直進入內院。

院子裏,明顯發福了,氣色也好很多的王貴,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倒是越來越水靈的銀鈴,還能沉得住氣,在一旁給滿頭大汗的大哥打扇子。

“生了麽?”王賢劈頭問道。

回答他的,是銀鈴的白眼。王貴苦笑道:“要是生了,能急成這樣麽?”

“也是。”王賢小聲問道:“幹嘛這麽緊張,生個孩子而已……”

“原來你也有不懂的。”王貴慘笑道:“穩婆說,女人生孩子,要靠菩薩保佑,才有一半人能母子平安……女人生孩子,就是過鬼門關,你說我能不緊張麽?”

“嚇,抱歉抱歉。”王賢不好意思道,“我還以為像……”六百年後那麽簡單呢。

兄弟倆便坐在石階上一起坐等,這樣銀鈴可以一扇風涼快兩個人。

“娘呢?”見大哥還是太緊張,王賢沒話找話道。

“在裏頭幫忙呢。”銀鈴小嘴努努內室,裏面傳來各種痛叫,還有一聲響亮的嬰兒啼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