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6章 踢斛淋尖(第2/2頁)

鄉親們紛紛向他投來同情的目光。

“大家都漲你就高興了?”裏長怒道:“縣老爺嫌定得太松,讓下面緊一緊而已!今年你家多交點,明年他家多交點,十年才一輪,嚷嚷個啥勁!”說著呵斥其他人道:“還不趕緊去完稅,也想跟著漲漲麽?”

鄉親們由同情變成了氣憤,不再理會他和裏長的爭吵,爭先恐後卸船、挑著擔子去排隊交糧。

第一個交糧的鄉民,向晁公正報上自家姓名。晁天焦便翻找到他家的冊簿,唱道:“十八裏一甲甲首戶,戶主季大年,下等上,交米三鬥六升,絲七兩二錢。”他用的不是官府核定的白冊,而是自家統計的私冊。

那季大年應一聲,將一束絲交給收稅的過秤,過秤的副糧長隨手一抓,板著臉道:“太潮壓秤,打八折,應收九兩!”

這是睜著眼說瞎話,但老百姓這麽多年早習慣了,那季大年賠著笑道:“您老稱稱看,正好九兩。”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你要是敢異議,待會兒他還在稱上玩手腳,非讓你交過一斤去不可。

這邊副糧長稱了稱絲的重量,唱道:“絲完稅!”

那邊季大年倆兒子,交糧時也遇到了同樣的麻煩,收糧的晁地焦抓一把米道:“太潮壓秤!打九折!應收四鬥!”

季大年倆兒子同樣不敢啰唣,將擔子上的糧食,小心翼翼將白花花的大米,倒入寫著‘四鬥’的斛中……斛是官府用來量糧的標準容器,這樣收糧可以不用過磅,只消用不同的斛來組合便可。

按規定,斛裏的糧食要倒滿不說,還得超出斛壁,堆成尖堆型……季家倆兒子,按照要求,將斛裏堆得不能再滿,剛要為終於完稅松口氣。卻見那晁地焦將袍子下襟挽起,退了兩步,凝神屏氣、氣沉丹田,然後大喝一聲,沖到斛前,猛地一踹!

超出斛壁部分的大米,自然嘩啦啦落到地下,季家兒子慌忙去撿,卻聽晁地焦大聲道:“別撿,這是損耗,沒聽見?再撿就別交了!”

季家兒子只好再把斛倒滿……

目睹這一幕的王賢,自然是目瞪口呆。

一旁的晁天焦微微自得道:“這一踹,叫‘踢斛淋尖’,踢斛,可以讓米粒密集充實以便再裝。淋下來的尖,就算是耗羨了。”

“鄉民們能服氣?”王賢咽下口水道,這一腳下去,最少多交半鬥米。

“不服可以不交,等著官府催收時,就不止這點耗羨了。”晁天焦滿不在乎道:“千百年來都是這樣,不服又能怎樣?”

“唉,實在是沒必要……”王賢心說,把斛做得稍微大點,效果不也一樣麽,吃相還好看點。

“呵呵……”晁天焦笑眯眯道:“這些灑在地上的米,可有一半是歸小官人的……”

“唔……”王賢幹咳兩聲,他爹囑咐過他,喪良心的錢不能拿,‘呆出息’也不必拒絕,因為你不拿就全進了別人的腰包,人家還罵你蠢豬……

太祖皇帝體恤百姓,所定稅率是極低的,哪怕加上這些花頭,鄉民們也承受得起。這也是讓糧長收稅的好處,他們土生土長,不敢盤剝太過,激起民變,基本不會超出鄉民的承受範圍。

忙忙碌碌一天下來,收了三裏三百三十戶,一千五百口百姓的糧食。實際上,經過四十多年的休養生息,這三裏的百姓早超過兩千口,但為了避稅,全都隱匿不報,當了黑戶。所以別看交稅的弱勢,一樣滿是心眼跟收稅的暗戰……

至於收稅的晁公正,則是收解兩本賬……按照洪武年間的標準收,按照官府核定的白冊解。收解之間,差不多便截留下兩成。這兩成二八分賬,兩成歸晁天焦所有,八成由王賢帶回衙門,交給戶房處理。

至於地上的糧食,官府就見不著了,由收稅的人私分了事,所以說這是個肥差。

天擦黑時,該交的稅糧已經入倉,截留的部分並那些耗羨則直接賣給糧商,連夜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