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3章 希望與期盼(第3/4頁)

李建中穿著沾有血汙的短衣,蹲在關墻角落裏,正在替一名中槍的士兵治療傷勢,鉛彈擊穿了盾牌,鉆進了傷員的肩膀,讓那裏開了個血洞,但也正因為盾牌的緣故,子彈射入人體之後就勢頭衰減,留在了肌肉裏面。

“忍著點。”李建中這些天不知道做了多少類似的手術,但看到士兵痛苦掙紮的臉,屬於醫生的惻隱之心便油然而生。

“或許我不是一個合格的統帥,因為慈不掌兵嘛!”李建中自嘲地笑著,就在士兵以為他出神的瞬間,手中小刀直刺進去,割破皮肉,找到鉛彈,再用巧勁兒往上一挑,那顆變了形的鉛彈就從傷口跳了出來。

直到此時,反應過來的傷員才悶哼一聲,額角黃豆大的汗水滾滾而下,牙齒把含在嘴裏的樹枝咬得咯咯直響。

如果是在別的地方,如果可以從容不迫,李建中倒是可以配點效果類似於麻沸散的方劑,但現在根本來不及,也只能讓傷員強忍了。

“好了,用鹽水給他清洗傷口,再撒上金創藥。”李建中吩咐照顧傷員的民夫,然後走向了下一個等待他治療的傷兵。

最初,李建中並不知道要把子彈從傷口挖出來,很有幾個受傷的士兵因為感染或者鉛毒發作而死去,幸虧他是個非常優秀的醫生,很快就在實踐中摸索出了處理火器傷的一整套辦法。

當然作為醫生,李建中是完全不希望自己的醫術在這種情況下得到提高的,因為每有一分進步,就意味著增加一位傷員,甚至是傷重不治的犧牲者。

士兵們感激地看著李通判,要知道舉人身份就已經是普通人心目中的文曲星了,何況李建中做到了六品通判,居然會不避血汙,親手救治傷兵,對於普通士兵來說實在是莫大的恩德,在同時代的任何一支軍隊中,都會對士氣起到極大的鼓勵作用。

這也是戰局如此不利,士兵們還能維持比較高的士氣,堅持節節抵抗的原因之一。

不過另外一邊的士氣就沒有這麽高漲了。

那些點蒼派、無量劍派的弟子,其中有幾個受了傷,雖然負傷的比例遠不如士兵,傷勢也算不上多麽沉重,他們的吵嚷聲卻格外的大,其中個皮膚黑、寬臉的漢子大聲道:“李通判,咱們是來助戰的,總要算客兵,你怎麽不先給我們師兄弟治傷,只顧著那些丘八?”

這些弟子出身豪紳富家,學文不成只能學武,到這裏來應援,一則是唇亡齒寒,要保衛自己家鄉,二則嘛,此次戰事激烈,緬兵竟打到了漢地,朝廷必發大軍平亂,只要堅持到那時候,以義民身份助戰的這些子弟便各有功勞。

裏頭不少人捐了百戶千戶的職銜,再加上戰功一轉,弄千把銀子去京師塞狗洞,指不定就是個光輝燦爛的武官前程!

哪曉得蹲到現在,真刀真槍和緬兵見了幾仗,朝廷莫說大軍,連鬼影子也不見一個,各派弟子盡皆狐疑,這心氣兒一散,各種幺蛾子就冒了出來。

那發難的寬臉黑漢子,就是無量劍派的大師兄劉劍仁,他一副為了師兄弟討公道的樣子,登時不少門派弟子便站到他這邊,對李建中頗為不滿。

李建中笑笑,並不爭辯什麽,而是指了指一位亟待治療的傷兵:“傷勢有輕重緩急之分,家父向來教導李某,所謂醫者父母心,只看病情、不論病家,你們幾位師兄弟傷勢輕些,李某當然先治那些傷兵。”

難為李建中,即使這般境地,一席話也絲毫不帶煙火氣,說的心平氣和。

眾門派弟子也曉得李建中醫術超群、道德高尚,見他如此,倒不好意思再爭論什麽了。

劉劍仁又眼珠一轉,長長的嘆口氣:“李通判話雖這麽說,我們終究是來助戰的,冒著千難萬險到這裏廝殺,難道是活該的嗎?”

李建中搖搖頭不說什麽,朝著關墻根兒一指,自顧著蹲下治療傷員。

眾弟子順著看去,墻根底下趴著白象敢住,白色的皮膚上幾道傷口分外醒目,幹涸的血跡證明它已經是個合格的戰士。

思忘憂依偎著敢住,小女孩的嘴唇已經幹涸,大眼睛失神地看著天邊白雲:秦大哥在哪裏,他還來得及嗎……不,他一定會趕到這裏的,莽應裏那家夥不會得逞!

翻身起來,撫摸著從小陪伴長大的白象,看到它身上對於人類來說非常巨大的傷口,思忘憂眼淚直往下掉:“可憐的敢住,你是很勇敢的,秦林哥哥如果在這裏,再不會說把你鼻子割掉的話來嚇唬你啦,咱們一定要堅持,等秦林哥哥率領大軍趕過來,就能打敗莽應裏那惡賊!”

諸位門派弟子頓時臉皮發燒,自己固然是義務助戰,冒著生命危險站在這裏,和士兵們並肩作戰;但這位花骨朵似的小女孩,何嘗不是騎著大象浴血奮戰?她才多大歲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