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2章 重現輝煌(第2/3頁)

“快,備轎,備轎!”王崇古拍著花梨木太師椅的扶手。

眾兒孫面面相覷,還是一個最受王崇古喜歡的孫子開口問道:“爺爺這是去哪兒?”

“秦林家!”王崇古已極度不耐煩了。

孫子被嚇了一跳,遲疑著道:“可管家說,請的是明天晚上呀!”

什麽?王崇古翻開信仔細看了看,果然約的明天晚上,他老臉一紅,扶著心口道:“爺爺老啦,眼睛也花了,今後的事情可都得靠你們支撐啦……不過,這件事爺爺一定要親自定下來!”

眾兒孫輩暗笑,哪裏是什麽眼花?老爺子久歷邊鎮,到現在還精神矍鑠,眼不花耳不聾,剛才定是激動非常,沒能把信看完。

咦,那姓秦的到底說了什麽,能把越老越沉穩的老爺子激動成這樣?王家眾位兒孫心頭存著個疑團,可看老爺子那樣兒,必定是不肯把事情說出來的……

第二天下午,秦林府中似乎並沒有什麽大動靜,看上去一切如常,額朝尼瑪挺著個大肚子,率領師兄弟在外巡查,眾官校弟兄站在內院防護守衛,一點都沒有異狀。

只不過到了約定的時間,大概太陽西垂的時候,眾位騎士簇擁著一乘轎子,從城西蒲津渡黃河浮橋遠遠而來,那騎士所乘的馬屁股烙著馬字印記,正是同州馬家的標記!

有這麽多騎士簇擁,轎子也格外華麗富貴。凡是了解情況的商賈,轎中人是哪位也幾乎可以猜到了:同州馬家當代家主,馬自勵!

這位爺富甲關中。商隊北上塞外南下沿海。家中財富堆積如山,又有不計其數的良田,據說騎上快馬三天三天都跑不出他家的田地,還有個了不起的哥哥馬自強,曾任內閣大學士,雖然已經死了,門生故吏仍遍布大明朝中,那潛勢力何其之大!

他怎麽會到蒲州來,莫不是拜會楊家或者王家?不少官商士子上去行禮,各種獻媚討好。

馬自勵似乎有什麽事情,並沒有從轎子裏下來,坐在裏頭和眾位答話,這就讓人越發不明所以了,要知道馬員外平時很平易近人呢。

轎子沒有像人們猜測的那樣停在楊家或者王家,倒是停在了幾乎就在西門邊上的秦林宅邸門口。

對了,一名士子覺得知道了原委:“關中三晉的幾家,都是同氣連枝,因秦長官破了少師府張家,所以馬員外特地來此,或者替張家討情,或者威懾秦長官。”

轎子一停,轎夫從後頭擡著讓它傾斜,幾名青衣小帽的仆人非常細心的掀開轎簾,馬自勵從中走出。

這位爺年紀五十多歲,長得不胖不瘦極有風度,蒲州和同州挨得近,不少人見過他平時的儀態,那都是非常端莊的。

可今天大不一樣,馬自勵臉上帶著不加掩飾的焦急之色,下了轎子擡步就朝裏面走,剛剛走到台階下面,又伸手整了整衣冠,然後才由管家唱名通報。

外頭看的眾人大跌眼鏡,從來沒看到馬老爺這個樣子,莫不是秦長官大破少師府,連帶這些關中豪門都嚇破了膽?還有個窮秀才就嘀嘀咕咕,說要是秦長官和張都堂能懾服諸豪門,再把張江陵清丈田畝平均賦稅的新政推行起來,關中三晉的老百姓還有幾天盼頭……

但也立刻有人反駁,這些個老爺們樹大根深,秦林對付少師府一家都已焦頭爛額費盡心力,還能對付另外許多?

話音未落,又一乘轎子從城北王家擡了過來,看看扶轎杠的竟是王家老太爺身邊最得力的那老蒼頭,眾人齊齊把舌頭一吐:這轎子裏的,必定是曾任宣大總督右都禦史兵部尚書的三朝老臣、九邊重帥王崇古了!

果不其然,轎簾一掀,王崇古須眉皓然,雖然沒像馬自勵那樣誠惶誠恐的整理衣冠,卻也是叫管家通名報姓,然後自己走了進去。

請客的主人秦林,莫說降階相迎,到這時候連臉都沒有露一面!

蒲州人的稀奇還沒看完,兵部尚書太子太師楊博的兒子楊俊民,巨富沈家的當代家主沈鑫,都前後腳的趕到秦家,而且那副患得患失的樣子,和前面的馬自勵相差無幾。

好在有王崇古這尊大神頂在前頭,眾人到這裏也見慣不驚了,等四位大佬都走進秦林府邸,那扇鑲銅鉚釘的大門徐徐關閉,看熱鬧的人們齊刷刷把舌頭一吐:秦長官到底有什麽本事,讓這些輕易不動的大佬都聚到他這裏來?

“再通西域,重開絲綢之路!”正廳之上,秦林手指身後的巨幅地圖,一句話擲地有聲。

盡管早已從請帖書信上了解到大體內容,王崇古、馬自勵、楊俊民、沈鑫都還是覺得這句話有振聾發聵的效果,聲音在花廳中回蕩,耳膜嗡嗡作響。

絲綢之路是起始於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古都長安(今西安)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路上商業貿易路線。它跨越隴山山脈,穿過河西走廊,通過玉門關和陽關,抵達新疆,沿綠洲和帕米爾高原通過中亞、西亞和北非,最終抵達非洲和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