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9章 軍心民心(第3/3頁)

交接一說,哄得了普通百姓,哄不了讀書人,誰都知道這其實是革職留任的說法,只是更加嚴苛一些:革職留任之後,事情辦好還可以官復原職,潘季馴辦好“交接”,就只能離任回家了。

不過,這有什麽關系呢?至少潘季馴不會在乎的,到那時他已經完成了治淮工程,兩淮百姓可以不再遭受洪水災害,這才是他最看重的事情。

“潘大人,朝廷何以改弦更張?是哪位忠臣替您開罪?”一名秀才忍不住問道。

潘季馴神色一肅,朝北面京師方向拱拱手:“潘某只知道當日秦太保擡棺入宮面聖死諫,被重責三百廷杖,骨肉俱爛、忠臣碧血橫飛,終於感動朝廷,降下這道旨意。”

那秀才聽得三百廷杖,驚得目瞪口呆,半晌才回過神來,感激涕零的朝北面拱手:“秦太保冒死留潘大人,是用自己性命救我兩淮百姓性命也!”

“我兩淮百姓永遠記得秦太保大恩大德,皇天保佑秦太保長命百歲……”數不清的百姓朝北面鞠躬,人組成的海洋仿佛掀起了一陣陣波浪。

京師十裏長亭,秦林前番送走王國光、曾省吾等人,現在輪到他在這裏被送行了。

萬歷降下旨意,將秦林革去一切職務,以普通校尉身份,發瓊州府錦衣衛效力。

那瓊州屬於廣東,就是後世的海南島,實為天涯海角,離京師一去萬裏之遙。

可今天來送秦林這位錦衣校尉的人,又是何其之多:定國公徐文璧父子,武清伯李偉父子,成國公朱應楨,武英殿大學士申時行,文淵閣大學士余有丁,都察院左都禦史陳炌、右都禦史吳兌、僉都禦史張公魚,薊遼總督耿定力,東廠理刑百戶霍重樓,禦馬監提點張小陽,宛平知縣黃嘉善、邊將戚金……

更有無數的京師百姓扶老攜幼,冒著凜冽的寒風前來送行,白發蒼蒼的老婆婆挎著籃子,揭開層層疊疊的棉布,將滾熱的雞蛋塞進秦林手裏。

天下人豈會全無心肝?誰是赤心為民,誰是奸佞小人,百姓心中有杆秤。

勛戚、文臣、武將、太監、科道言官,還有千千萬萬的百姓,圍著秦林就如眾星之拱北鬥,又好似萬峰之朝太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