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4章 一擊斃敵(第2/4頁)

鳥槍,是我國於明代中期出現的一種火槍。

明代朝廷和民間都重視火器,朱元璋朱棣父子北逐蒙元出朔漠,所倚仗的經典戰術便是“神機銃居前,馬隊居後,先以銃摧敵鋒,後以馬隊沖敵陣”,其後各種火器蓬勃展。

三十年前嘉靖年間,明軍在收復被倭寇及葡萄牙人侵占的雙嶼戰鬥中,俘獲了一些善於制造西式火槍的日本人。由馬憲、李槐等人,學習了制造火槍的方法,並在其基礎上,加以研究改進,於二十年前造出了“比西番尤為精絕”的中國第一批火繩槍,首批數量就達到了一萬支,稱之為“鳥槍”。

鳥槍並不是威力小到只能打鳥,有人說因為槍口像鳥嘴而得名,有人說這槍精度極高能命中飛鳥,所以才叫做鳥槍。

後世明朝火器多被詬病,其實並非工藝落後,而是王朝末年制度朽壞,偷工減料造成質量低劣;嘉靖、隆慶、萬歷初年,大明還相當興盛,制造的鳥槍相當犀利,戚繼光除了聞名遐邇的鴛鴦陣之外,後期也以鳥槍狠揍倭寇,薊鎮編練新式軍隊更是大規模使用包括鳥槍在內的各色火器。

鳥槍不像弓矢那樣可以拋射,所以剛才這十名鳥槍手一直沒有開火,點燃了火繩等待戰機。

等白蓮教徒從正門沖殺出來,正是戰機到了,秦林一聲令下,鳥槍手齊齊扣動扳機。

銅做的龍頭夾著噝噝燃燒的火繩落進引藥池,引火藥瞬間被點燃,火焰沿著引火孔傳進槍膛,頓時點燃了火藥,迅速燃燒的高溫氣體推動鉛丸沿著槍管前進……

砰的一陣響,十支槍口噴著小白花!

正舉著武器亂糟糟沖來的白蓮教徒,就像被無形的奔馬狠狠撞上,身子一仰往後便倒。

立刻就有包括兩位香主在內的五六名白蓮教徒被這輪火槍打翻,剩下的也氣勢為之一挫。

鳥槍兵原地不動,騎兵則小跑著加速。

戰陣廝殺與江湖格鬥完全不同,漕軍精兵在中軍官、旗牌官率領下,以五名騎兵為一橫排起了波浪式的沖擊,五支鋒利的長槍整整齊齊的平端,就像野獸的獠牙一樣叫人生畏。

揮舞著武器的白蓮教徒在第一波沖擊之下就潰不成軍,騎兵兜馬向斜刺裏散去,後面跟著還有第二波、第三波……

就算武功相當了得的最後一名香主,也只有機會在首波沖擊時發射弩箭,射翻一名騎兵,接下來就失去了還手之力,仗著武功高強勉強撐過兩三輪就再無余力,不是被戰馬撞的筋斷骨折,就是挨長槍刺個透心涼。

白蓮教玩陰謀詭計、暗殺、邪教洗腦這套厲害,但真刀真槍打仗和朝廷經制軍隊相比還差得老遠。

霍重樓哈哈笑著,也想沖上去顯一顯身手,剛把韁繩提起,就被秦林攔下了。

“瞧老霍這腦子……”霍重樓以手加額,訕笑道:“殺敵自有軍兵,霍某當然是保護秦將軍要緊。”

秦林搖搖頭,神色平靜地看著那處院落:“殺雞焉用牛刀?這群白蓮教徒死命沖鋒,必定掩護著什麽,所以本官料定裏面的大人物還沒現身,現在不是你出手的時候。”

哦?霍重樓聞言一喜。

話音剛落,院子後面就傳來了淒厲的慘叫!

漕軍精銳騎兵將院子團團圍定,聽得前面喊殺聲不絕於耳,這邊的士兵也熱血沸騰,但軍令如山不可擅離崗位,他們便焦灼的兜著馬,繞著後門轉來轉去。

忽然圍墻上一道人影叉手叉腳的飛出,騎兵們嚇了一大跳,幾名張弓的立刻放箭,手持馬刀長矛的也圍了過去。

面對槍林箭雨,那人不閃不避直挺挺的飛撲,官兵校尉們大吃一驚,心頭惴惴道:這位莫不是白蓮教中的絕世高手,練了什麽金剛不壞體、乾坤大挪移,修為已到了刀槍不入的境界?

想到傳說中白蓮教的詭異,最前面幾名舉著長槍的騎兵,兩只手膀子都有些發軟了。

萬萬想不到羽箭撲哧撲哧的射進這人體內,槍尖一紮也即刻透體而入,槍杆上傳來的手感,真真切切的告訴騎兵們已把對方身體捅穿。

這一下騎兵們全都張口結舌,剛才哪怕那白蓮教“高人”展現刀槍不入的蓋世神功,如長坂坡上趙子龍、虎牢關下呂奉先一般,沖進亂軍之中大開殺戒,砍瓜切菜似的把他們殺個七零八落,乃至雙手合十放個如來神掌或者龜派氣功,眾人也不會像現在這樣莫名驚詫。

天底下豈有這種嫌自個兒命長,跳出來自動往槍尖上撞的人?

一名騎兵發現了異樣,槍尖倒轉把屍體翻過來,卻見他背後插著一支羽箭……原來沖出來之前,就已被最初那幾輪箭雨射死了的!

那麽……

眾人情知中計,正待勒馬後退,就聽得一聲尖利刺耳的怪笑,猶如夜晚梟鳥的鳴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