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0章 小財閥(第2/3頁)

走之前。

他還是留下了一份宣傳單。

“……”

“哥,我們的二維碼……”

“不要。”

“這是免費的。”

“不要。”

“提現不收取手續費。”

“不要。”

“您……為什麽啊?”

“我覺得收現金挺好,再不濟也有刷卡,有保障,至於所謂的方便,我這又不是顧客天天排隊交錢,暫時用不著這種高端技術。”

“……”

沒辦法。

解釋不通。

地推人員只好離開,等下次再說。別看用的人越來越多,但不用的人更多,絕大部分商家,甚至都還不知道手機支付的出現。

大周末。

有時間看唐青直播的,多是些上班族和學生,商家都忙得很呢!

這樣的情形。

在全國各地發生著。成功少,失敗多,對於新技術,年輕人接受快,可是這個社會,掌握經濟大權的,都稍微有點年紀了。

對電子支付。

他們抱有不小的謹慎心理。

對此。

唐青並不著急。

前世。

二維碼的推廣,也是經歷了很長時間,絕不是一夜之間,也不是一兩個月。這種支付習慣和支付範圍,想要達到預期效果,至少要一年起。

線上。

線下。

宣傳還一點不能少。

不存在一出來就所有人欣然接受的畫面。等到形成滾滾大勢,不用去推,也會有無數商家自動加入進來,習慣的力量是強大的。

……

美國。

《華夏首富的大動作!》

——京城時間五日早上,唐青舉行了網絡發布會,宣布在微信端推出電子支付,利用手機攝像頭的掃描功能,實現電子轉賬。

《無現金時代來臨!》

——唐青說:今後出門,一個手機足矣。無現金時代,正在朝我們走來。

《二維碼,是否能改變世界?》

——二維碼,並不新鮮的概念,但是卻被用於支付手段,其是否具有重大缺陷,還有待市場驗證,唐青是不是天才,只能靠時間證明。

《是抄襲,還是創新,探究二維碼的發展歷史!》

《……》

二維碼的出現,引起了媒體們的極大關注,不論是技術本身,還是這個應用的發起者唐青,以及華夏,三者都擁有極強的話題度。

“又是他。”

“他來了,他來了,他帶著……”

“真敢想,手機走天下,丟了呢?”

“哈哈,所以還是要把銀行卡帶上。”

“就是。”

“銀行卡支付存在這麽久,不是沒有道理,信用卡支付挺好。”

“沒用的功能。”

“嗯嗯。”

“……”

對此。

美國網友們多是酸溜溜,科幻作品裏,這種技術經常出現,但是支付方式不同,有的用身份卡,有的幹脆掃臉,甚至指紋。

多種多樣。

然而。

掃二維碼還是頭一次聽到。

不過。

看好的人也是不少。

比如。

某電視直播上,連線相關專家。

“移動支付,百年前的科幻小說就出現過,沒想到第一個實現推廣的不是咱們美國,也不是歐洲,而又是那片神奇的土地。”

“首先要明白一個觀念,抵達和前進的區別,是,二維碼支付沒有科幻作品中那麽厲害,必須有智能手機,不能掃臉、虹膜、指紋等等。”

“但是,唐青卻是在進步。一個不斷進步的公司,別說人家以後能不能達到以上的技術手段,就說這種行為,不值得贊揚嗎?”

“有些人原地踏步,有些人前進中摸索。”

“這樣的例子,我們可以舉一大堆。永遠不要站在原地,笑人往前走,不然,當人家抵達彼岸的時候,你已經只有看的份了。”

“……”

一番話。

振聾發聵般,讓很多人沉默了。

的確。

貶低一個前進的人,是一件愚蠢的事情,現在二維碼比較低端,不代表以後會一直如此,保不齊,下次可能會被唐青打臉。

嗯。

謙虛點。

想想。

電子支付也是一種有益的補充。

“可是,為什麽又是唐青。”

“對啊。”

“ERV為什麽沒先做出來?”

“奇怪。”

“不奇怪,我們的銀行體系,暫時不允許這種方式,不是不允許掃碼支付手段,而是不允許微信那種形式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不懂。”

“美國有PAYPAL,其實也可以實現電子支付,然而,卻只能當通道用,任何形式的用戶資金,不能留存在其賬戶當中。”

“因此,微信的紅包、零錢等功能,是不允許實現的。自然,沒有這些功能,僅僅是作為支付通道工具,意義比之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