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什麽叫國際幕後啊(第2/2頁)

噝!

電視機前的尤曉剛,終於忍不住擦了擦汗。

……

“幹杯!”

《便衣警察》大結局當天,李沐組了個局,請中心全體人員吃飯。主任興致高漲,坐下就定調子:

“不用給我省,花的是獎金,可貴的點!”

“哇哦!”

一片歡呼。

趙寶鋼嚼著花生豆,隨口道:“又發獎金?個人有沒有?”

“有,過幾天就能批下來。”

“嘿嘿,那敢情好,一年獎金發的比工資都多。”

“……”

許非算了算,還真是。年初發了五百,這次差不多是一百,工資每月五十,明明白白。

不多時,飯菜上來,分了三桌。

李沐喝著小酒,其實壓力也大,生怕下一部砸了,低聲問尤曉剛,“《胡同人家》怎麽樣,還有需求麽?”

“籌備的非常順利,現在就差完善劇本了。”

“那就好,你有經驗,好好幹!”

他轉過頭,又對鄭小龍道:“對了老鄭,央視說要買《便衣警察》,這事你對接一下。”

鄭小龍點點頭,許非卻驚訝,“央視還買咱們的劇呢?”

“全國電視台都糧荒,不買播什麽?不過人家面向全國觀眾,不像我們。”

“那價錢怎麽談的?”

“1分鐘15塊錢。”

What????

許非瞪大眼,“國家規定的價格?”

“嗯,死價,誰也不能動。而且不叫買賣,叫交換。”

我勒個去!

《便衣警察》12集,每集45-50分鐘不等,就按600分鐘算,9千塊錢。

也就是說,別家電視台交換這部劇,只需花9千塊錢。100家電視台來買,也不過90萬——關鍵是,還木有100家。

成本45萬,壓根賺不回來。

許非頭一次接觸這方面,非常驚奇,看來電視劇跟電影差不多,都是統購統銷啊。

所謂統購統銷,是跟蘇修學的體制。

首先建立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簡稱中影。然後在各省、市建立發行機構,電影廠負責生產,片子一經完成,即被中影按固定價格一次性買斷,再按省、市、縣這樣的行政層級發行到各家影院。

所以這年代拍電影、電視劇,大部分虧錢,但沒關系,國家給撥款。

總之,不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