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一把好刀(1)(第2/2頁)

我簡單整理了一下近年作品,大家一起探討……”

許非完全沒拿稿子,在家準備了一周,字字句句都在肚子裏。

“首先是傷痕類,以《踐蹌歲月》為例。這是一部反映知青生活的電視連續劇,拍的未必怎樣,但引起了觀眾特別是當年知青的強烈共鳴,曾在一月之內連播兩次,盛況空前。

再有改革類,以《新星》為例。該劇純粹以題材取勝,甭管拍的怎麽樣,這個選題和尺度往那裏一擺,就是成功。

它其實是一部政治宣泄片,吐出了億萬人郁積的怨憤而大快人心,實際筆法粗疏,談不上什麽藝術水準。

與之相比的是《尋找回來的世界》,以挽救失足青少年為題材,細膩且富有詩意,細節精湛,表演也可圈可點。

再有民間傳奇類的《武松》,源自水滸傳,這是根植於觀眾骨子裏的文化基因,天生具備優勢。加上制作精良,有武打戲增添趣味,形成熱潮理所當然……

此外的像《濟公》、《新岸》、《四世同堂》等等就不說了。

這麽一看,好像我們的優質作品並不少,但要知道,去年可是生產了一千多部電視劇!最後能讓我們記住的又有幾部?

絕大多數粗制濫造,集數單薄,為了完成任務而湊數。

我們如果想做業界的領頭羊,首先就要確定標準,拒絕劣質,打造精品劇。

在座的都是老師和前輩,我資歷淺,在這裏班門弄斧了。我個人覺得,精品劇的標準應有兩點。

第一是題材,除非像《新星》那樣,完全以選題致勝,大多數情況並不要求絕對新穎。武俠、神話、知青、小市民、青年談戀愛都可以,能讓大多數人接受就好。

第二是制作精良,這點包含廣泛,我個人覺得應以故事為核心……”

“哎小許,這我可要說兩句。”

李小明聽得入神,忍不住插嘴道:“我覺得電視劇的品質,其藝術性和思想性更重要。”

“是很重要,但藝術和思想是通過故事來呈現的。就像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故事是電視劇這種載體的根本。

包括服裝、道具、拍攝、表演等等,歸根結底是為了服務故事,再從故事中挖出深刻,挖出時代,挖出震撼人心。”

“哼!”

金巖忽然哼了聲,“說了這麽多都是假大空,到現在也沒講明白到底拍什麽?精品劇是那麽好拍的,憑什麽震撼人心,憑你一張嘴?”

“……”

眾人都有點不快,這位水平一般,還自視甚高,一向不得人心。

“當然不是憑我一張嘴,觀眾審美不同,但在某些層面上是存在共性的,比如這個……”

許非站起身,大步走到板子前,刷的一下扯開了那塊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