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考古學家聚會

“真的假的?那北邊可是寒冬臘月,聽說雪都至少得有三尺厚,人能過得去?”李恪一臉的不相信,我白了一眼這家夥:“你難道就不能夏天過去?要不然就坐船過去不也一樣嗎?”

李治打了個酒呃,拍了拍案桌,手指把本公子的北美洲抹掉到大半。“俊哥兒,您也真能吹的,他們若真是我中華先民的後裔,怎麽能把祖宗的言語都忘得一幹二凈?”李治對我所言完全持懷疑態度。

“小治啊,你看看你,這就是一種民族與民族之間的同化和異化過程。”嗯,忽悠,咱的強項。“你們想必也該知道林邑國的吧?”我灌了一口酒,眯起了眼道。

李恪點了點頭:“那是自然,愔弟現下就在那兒,那小子,在林邑那兒,可活得比我這當哥哥的還滋潤百倍。”

“林邑國大家都該知道那原本是我們的祖先所占據的領土的對嗎?

前秦、前漢,皆遷民以固,不過,數百年之後,到了咱們現在,當地人中,亦還殘有不少的原屬我華夏百姓的後裔,可你們知不知道,這些剩下來的百姓,絕大部份都忘記了他們祖先所使用的語言。這就是一個被其他民族進行語言和思想同化的過程。“

我話到了這,李治聽得眼前一亮,不由得擊掌興奮的道:“怪不得我父皇每占據一地,都要大量的以土地置換之法,遷民以充實過去,原本,打的就是這個主意。”

“嗯,儒子可教,哈哈哈。”我得意的大笑了起來,不過邊上的李恪依舊沒放棄方才的問題:“那你有什麽根據說那些在那個東方大陸上的百姓是我華夏先民的後裔呢?”

這簡單,太簡單了,知道馬伯庸那位無知神人嗎?他可是俺的偶像,嗯嗯,我是猥瑣的抽了抽嘴角:“你們不知道吧?他們那些後裔都自稱為殷地安人。”

“什麽東西?”李治支愣起耳朵半天沒聽明白啥意思,邊上的李恪也在掏耳朵,似乎我方才說話的聲音太小了,又或者他的聽覺已經被酒精所麻醉。

我只好再次拿起了筷子沾了沾酒水,在案桌上寫下了幾個大安:殷地安人。感謝網絡,感謝馬伯庸,感謝科學假說,感謝,嗯,總之我要感謝的人事物很多。在這裏,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我唾沫橫飛的忽悠著:“殷者,商朝也。代表著他們時時刻刻不忘故土和祖先。地安二字,意寓為他們這些殷商遺民找到了一塊平安祥和的土地,並且在那裏生存繁衍……”

“俊哥兒,殷商之人能有那麽厲害的造船技術嗎?就咱們現在大唐的海船,怕也難得在暴風疾雨之中航行上一兩個月不需要靠岸補給。”李治的表情由全盤懷疑到半信半疑,到現在的問一個問題都顯得小心翼翼,生怕自己被別人當作不相信真理的笨蛋。

“這你就不明白了。”我得意的笑道,本公子就這樣,只要忽悠下去,假的都能把它撥亂反正變成真的。咱就有這本事。

“你們該知道前秦之時,不說其他,光是替他們那六十萬大軍打造制作武器,若是照貞觀十七年之前的法子。那絕對是個大得不得了的工程,而秦朝,在那個時代就已經擁有了流水線生產的制度和方法。這些方法後來被掩沒於塵土之中而秦始皇亦下令制作巨艦,運渡重洋,往蓬萊仙島而去,春秋戰國之時,魯班亦曾制得木鳥,翔天數日而不墜,還有後漢三國紛亂之時,諸葛孔明曾制得木牛流馬以運糧草……這些東西,很多技術都到了咱們這兒失傳了,可你能說古代的科技比不上咱們現在嗎?”

大量的歷史與事實證明,古代的科學技術有些並不遜於現代,甚至有可能趕超現代的科學技術。這一點,李治和李恪不得不點頭。畢竟,本公子當年向李叔叔申報流水線生產制度時,就曾說過是從歷史塵埃中查找到的秦朝所使用的生產制度。

吹,反正吃飽喝足了沒啥事,不吹還能幹啥?加上本公子的知識淵博,吹的這些東西他們別說見了,怕是連聽都沒聽過,什麽兩河文明、什麽叫史前文明,亞特蘭蒂斯大陸沉沒說、什麽非洲的埃及帝國,古羅馬、古希臘,嗯,整個地球都被我的嘴皮子翻弄了一遍,聽得這兩位皇子全都只能張著嘴,瞪著眼,滿臉的崇拜,聽我忽悠。

主要是他們的文化層次太差,思想眼界不寬,嗯,總之,最後我是咋回家的也忘記了,只記得李恪一個勁的問我那華夏遺民後裔所存在的大洲是否真有其事。我最一句還有印象的話就是“廢話,本公子再忽悠誰也絕不會忽悠兄台您。”

書院的建設以超英趕美的速度狂飆突進,嗯,都是在保證質量,不偷工減料的情況之下,現如今,已經有四幢高達三層、建在半山的藏書閣已經修築近半,而在書院還有大量的建築物同樣在拔地而起的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