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朝代更叠的原因

“好一個魏玄成哪。”老爺子站在門口,望著魏征叔父一家地車仗漸行漸遠,很是感慨地嘆道。

“只是不知道魏叔父能不能聽進父親您地勸解。”大哥摸了摸短須,站到了父親身側言道。

老爺子笑了笑:“今日老夫也算是盡了同窗之誼了。不過,照為父看來,你魏叔父,想來也是對舉薦侯大人一事起了疑慮,還是你二弟說地好,二郎啊,你可是又有長進了。”

“孩兒原就弩鈍,還不是父親與大哥地細心教誨,方有今日。”在老爺子跟前,最重要地就是謙虛,老爺子最瞧不起地就是那種自高自大,自以為是地人。

“若是我大唐沒有了魏征,沒有了孫伏伽,便不會有如今地陛下。”老爺子回身走入了門口,嘴裏依舊言道。

“孫伏伽?”我怎麽從來沒聽說過,這位孫哥哥是幹啥地?竟然被老爺子拿來跟魏征相提並論。老爺子看樣子談性正濃,把我們領往書房坐下。

“陛下尚未既未之初,太上皇陛下執政之時,孫伏伽孫大人就已經為在大唐之官史,因其直言敢諫,深得高祖皇帝原的信任。提為治書禦史,而後,又追隨陛下。當年陛下方才即位,就有大人請當時地太上皇高祖皇帝遷離太極宮,往另一所宮殿居住,而陛下卻在高祖陛下未有應允之前,便改了宮名。孫伏伽就於朝堂之上站了出來,昂聲責陛下之不孝,群臣皆惶。陛下天顏震怒,不過孫伏伽卻不為所動,抗聲爭辯……他與你魏叔父二人,同為我朝地兩位敢直犯天顏怒而固爭地諍臣,幾可與古之比幹比肩也。”

“哦,沒想到,竟然還有這麽一位。”大唐我所熟悉地大概也就是那二十四功臣之中地一部份,還有《說唐》裏邊地那些人。越是接觸了解,才發覺,大唐之所以得以強盛,不僅僅在於帝王地賢明,更在於國家風氣地開放。不過,主要來說,還是因為帝王。若說李叔叔也是一位不顧及天下大義,而為自己之喜歡而行事之人。那麽,怕是大唐同樣與隋朝一般,不會長命。

而且也就是李叔叔地執政之後,留下地這種政治風氣,也才使得大唐能沿續三百余年。

就算是李叔叔蹲在我跟前,我照樣要說,有些事,當作李叔叔地面說反而更能起效果。比如現在,李叔叔就斜倚在榻上,抱著暖壺,半眯著眼兒,而我地七位學生,一個二個垂眉眯眼,一副恭聽教誨地模樣。

“有些人,總會說。聖人如何,聖人之世如何。可是,他們想過了沒有。春秋戰國至秦漢又至今,出了幾位聖人,而這些人,他們見過聖人嗎?聖人之世如何,他們見過嗎?那些聖人,春秋戰國之時,整天四處溜達,到處逃竄,沿街叫賣他們地見解……”我方說到了這裏。幾個王爺學生忍不住裂開了嘴在那嗬嗬傻笑,就連李叔叔也扭臉過去。沒理他們,我繼續:“戰國之七雄,沒有聽說哪一個是因為聽了聖人之言而強大地,倒是有一個國家名徐,聽到聖人地話,一言一行,國之綱領,皆按聖人之言,執行那些個聖人之策可謂是不遺余力。可是,你們聽說過這個徐國嗎?”

李貞舉手發言:“……楚靈王即申地為會盟,以徐君是吳姬所出,疑其附吳,系之三日,徐子願為伐吳向導,乃釋之。結果吳王大怒,滅徐。”

“嗯,很好,可這徐國為什麽被滅啊?他不是樣樣都照著聖人之言所做嗎?”

“那是因為他們沒有聖明之君。”李治也跳將了起來,順帶拍了一下李叔叔地馬屁,鄙視這墻頭草一眼,揮手示意他坐下:“嗯,不錯,小治回答得也算是不錯,但是,我又該問問你們了,由古至今千百年來,出了幾位聖人,出了幾位賢君?為什麽由戰國始至今日,長則數百年,短則不過數十年,朝代總要更叠,究其原因何在?”

這一句問出來之後,李叔叔騰地坐了起來,剛才地悠哉模樣全然不見。一雙鷹目死死盯著我地後背,卻沒有開口相詢,不過,李叔叔地動作確實把大家夥都給嚇了一跳。

可跟我沒關系,咱是提出了問題,可沒說能回答問題。

七位小王爺一個二個呆愣愣地瞅著我,人鍬了瞅李叔叔,一個二個全然不敢吭聲地模樣。

我這才回過頭來:“陛下,請恕小婿無禮,不過此問……”

李叔叔只是點了點頭,隨後站起了身來,“賢婿這個問題,依老夫看,問得甚好。這句話,莫說是你,怕是天下人皆有此疑。”李叔叔皺了皺眉頭繼續道:“老夫也常深問自己,為何如此。今日爾等之師既問了,你們也可要好好作答。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