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〇章 高原奇兵(二)

夜空一片清朗,遠山成一條黑色的弧線,向東消失在遙遠的天際,這裏是黃河九曲地區,原是吐谷渾之地,唐高宗龍朔三年,吐蕃滅吐谷渾,占領富饒九曲地區,這一帶也就成為了吐蕃進攻大唐的後勤基地。

在石堡城以南約三百裏之處,距黃河已不到二十裏,丘陵低緩,溪流湍急,山坡上樹林茂密,長滿了掛著脂香四溢的冷杉、雪松和柏樹,樹林外是大片已經枯黃的草地,直鋪到遙遠的積石山腳下,草地上隨處可見一群一群在此過冬的牛羊,這裏景色優美,星光和圓月下的夜晚顯得寧靜而美麗。

但在一片淺湖的北面,卻駐紮著一支吐蕃軍隊,人數約兩萬余人,沒有柵欄,仿佛散放的羊群,密密麻麻的帳篷一直延伸有一裏多地,但營地中間,卻有一頂白色的,橢圓如鳥蛋的帳篷,象眾星捧月一般被拱衛著,它自然就是吐蕃贊普赤德祖贊的營帳,而這支軍隊,也就是赤德祖贊的外甥吐谷渾王所率領支援石堡城的兩萬吐蕃軍,此時在此駐紮待命。

在距吐蕃大營約二裏的一片冷杉林裏,卻有四雙明亮的眼睛正炯炯有神地盯著吐蕃軍大營,銀華似練的月光下,他們發現了那只鳥蛋般的白色營帳,四人的眼睛裏同時迸發出一絲狂喜,其中一人急捂住嘴,怕自己的激動引來吐蕃的巡哨,這四人正是唐軍斥候,是李清所派出的五十支斥候小分隊中的一支,化裝成放牧的羌民,他們的任務是要找到那只鳥蛋帳篷,也就是赤德祖贊的行蹤,這支斥候小分隊的頭叫酒延昌,也就是玉門關驛的那個老兵油子,已被升為隊正,憑他豐富的行軍經驗,這支斥候小分隊在尋找了三天後,終於找到了吐蕃軍的駐地。

“十三郎,你們二人速回去報告,我在此盯著他們。”

酒延昌向手裏呵了一口暖氣,又使勁搓了搓快凍掉的耳朵,痛得一咧嘴,老實不客氣地搶過二人的酒壺,道:“你們是騎馬回去,可以暖身子,所以你們的酒壺要留下來。”

兩名士兵不敢抗命,迅速向樹林深處栓馬之處跑去。

……

吐蕃大營裏一片寂靜,士兵們早早地睡了,贊普也在營中,沒有人敢大聲喧嘩,一隊隊巡夜的哨兵在帳篷間穿梭巡查,在靠近赤德祖贊的營帳附近卻停了下來,掉頭而去,近五百名吐蕃精兵執劍而立,冰冷的目光比這夜裏的寒氣還甚。

那白色的帳篷近看卻極寬大,更有數十名贊普的貼身侍衛守在門口,帳篷內陳設金碧輝煌,各種器物皆是用金銀打造,精致而厚重,桌上有羊脂般的玉瓶,壁上掛著上好的盤羊角、牦牛尾,幾名漂亮的侍女正在收拾被褥,地上、床上綴滿了各種色彩絢爛的裝飾。

此刻,吐蕃贊普赤德祖贊盤膝坐在小幾前凝視著眼前的戰報,這是石堡城(吐蕃稱鐵刃城,這裏統一稱呼)的最新戰況,唐軍已增兵至三萬人,正不分晝夜地攻打城池,石堡城下所殺唐軍已不可計數,而已軍也損失了一千余人,但唐軍依然不能越天險一步。

赤德祖贊默默站起身來,用手沾了點清水輕輕拍了拍額頭,他走出帳外,凜冽的寒風使額頭更加刺骨,但他的思路也變得清晰,隴右一戰,他的目的不是被動地防守石堡城,他的目標是隴右那片富庶而溫暖的土地,這也是每一任贊普的目標,經過幾十年的養精蓄銳,吐蕃已經到了最強盛的時代,擁有幾十萬帶甲士,更沒有理由不取隴右。

他的計劃天衣無縫,在石堡城內,有兩萬精兵藏而不露,在大非川,論莽布支率三萬軍隨時出擊,而吐谷渾王的兩萬軍也在待命,都是一天的路程,仿佛兩頭惡狼在遠遠地盯著獵物伺機而動。

赤德祖贊在等,在等待反擊的時機,而此時,唐軍已經疲憊,他們似乎並沒有意識到危險已經到來,還在拼命攻打石堡城。

‘是時候了!’赤德祖贊輕輕地拍著額頭,現在正是出擊的最佳良機,想到此,他回身低低地命令,“速命吐谷渾王來見我!”

……

李清的大營卻在一百多裏以外,藏在一座山谷之中,這裏是積石山的西段,三百裏內荒蕪人煙,嚴冬將至,以遊牧為生的羌民們都紛紛遷去相對溫暖的黃河九曲之地,但李清異常警惕,巡哨的範圍延伸到營地的二十裏外。

他們一路艱苦行軍,用了十天的時間趕到此地,這裏山巒起伏,地形復雜,藏身之處比比皆是,離石堡城約四百多裏,此時離段秀實發現赤德祖贊已經過了二十天,早就失去了吐蕃贊普的蹤跡,但赤德祖贊既然來監督隴右之戰,就應該離此不遠,除非他已經進了石堡城,那又另當別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