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天子之喜,崔氏之喜

自打開元十七年這一年新年開始,李隆基便正式移居興慶宮,甚至連早朝都挪到了這裏,一時興慶宮號稱南內。和長安太極宮大明宮以及東都洛陽宮的格局都是北部皇家內苑,南部為朝會所用的各式宮殿群不同,興慶宮的格局卻是南邊為皇家內苑,北面方才是宮殿群。位於興慶門稍北的興慶殿便是朝會的正殿,而每日朝會過後,李隆基就常常在南邊龍池附近的沉香亭百花園等賞玩,當然也少不了常常把自己最喜愛的梨園樂班召入興慶宮伴駕。

至於妃嬪之中,得以隨駕搬到這裏的,卻只有武惠妃。後者盡管如今有了好幾個子女,但最多的心思還是花在了李清身上。因此,當她第一時間得知,杜士儀初到雲州便將那些馬賊全數剿滅的消息之後,便笑吟吟地對李清說道:“十八郎,聽到了嗎?這就是你阿爺最信賴的年輕才俊。果然好本事!”

“阿娘,杜十九真的這麽厲害?不會是他為了阿爺的恩寵,謊報戰功吧?”因為比哪個皇子都見父親來得多,小小年紀的李清在相貌上也頗類其父,儀表堂堂,此刻聽了母親的贊譽,他卻是挑了挑眉,顯然不太相信。

“你阿爺是那麽好蒙騙的人?”武惠妃笑了笑,擺手屏退了身邊的從人,這才柔聲說道,“你可知道,你阿爺讓王忠嗣悄悄混在隨員中,一塊去了雲州。”

“啊?是忠嗣阿兄?”

盡管王忠嗣只是假子,但之前在禁宮中和皇子們一塊長大,李清即便回宮晚,但對於這位英氣勃勃,不似其他皇子的兄長也是印象深刻。見他瞠目結舌,武惠妃便摩挲著他的腦袋,語重心長地說道:“你阿爺這個人,最相信的人是他自己。此次復置雲州,其實他心裏是有所考量的,再加上杜十九郎和固安公主昔日相識,還曾經同渡危難,所以他才會把王忠嗣派出去。所以,相比杜十九郎的陳情,王忠嗣的稟報,方才是讓他最高興的。”

正如武惠妃所說,王忠嗣的呈報確實讓李隆基大喜過望。他一則喜的是杜士儀果然智計過人,剛到雲州就單身上了白登山,說降了那些曾經多年不服王化的雲州遺民,而後用了一條誘敵之計把馬賊全都引來一網打盡;二則喜的是杜士儀在得知了王忠嗣的身份之後,竟然爽快地托之以雲州軍馬,如此王忠嗣得到了歷練的機會,而杜士儀也用這種方式表達了忠心。

“朕果然沒看錯人,杜君禮暫且不說,忠嗣這一帶兵,寫來的奏折上,對於軍略戰陣的剖析也比往日更入木三分了!”

李隆基高高興興地一拍王忠嗣的密折,見一旁的高力士也笑得眼睛放光,他就打趣道:“朕那時候還煩惱究竟讓誰去一趟雲州的好,還是你出的好主意!忠嗣乃是朕半個兒子,忠心耿耿,但如今年紀太輕,很多時候只是紙上談兵,有了這樣的經驗,他日朕將他派往朔方也好,河西隴右也罷,很快就能獨當一面!”

“老奴只是隨口一說,都是大家慧眼識珠。”

高力士笑得眼睛都眯縫了起來。他相信杜士儀一定能夠擺平王忠嗣,又知道要消除李隆基的疑忌之心,那麽一切就要做得自然,所以竟是誰都沒露過口風。當然,他也絕不會對人說,是因為武惠妃覺得王忠嗣和忠王李浚走得頗近,如此一個天子信賴視為假子一般的臣子長留長安,只會帶來變數,所以方才輾轉給了他一個暗示。而他也不想王毛仲還沒除掉,又多一個王忠嗣,故而樂得送一個順手人情。

如今看來,這實在是一舉數得!

正值瓜州都督張守珪和沙州刺史賈師順破吐蕃大軍,而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祎又破吐蕃石堡城,杜士儀又遣使報捷,即便完全比不上對吐蕃的大勝來得讓人振奮精神,但李隆基很明白,河隴和朔方集結了大唐最精銳的軍馬,而雲州卻是杜士儀只帶著一百健卒上任。更何況,王忠嗣的密奏中,還說百名健卒之中有人嘩變,為了盡快彈壓殺一儆百,王忠嗣將挑唆者全都立刻斬首,這個消息也讓他在高興之余,又生出了幾分隱憂。

“力士,忠嗣所言的那些險些嘩變的士卒,你怎麽看?”

高力士在一般事務上都秉持著中立和緘默,但這樣的好機會,他就不會輕易錯過了。他裝模作樣地想了想,旋即便語帶雙關地說道:“大家,只怕是有人不想讓杜十九郎順順當當在雲州上任。否則,身為禁軍,又奉聖命扈從他前往雲州,自當服從軍令,怎會輕易出言質疑?幸好有王郎君,否則興許就釀出事端了。”

“不錯,幸好有忠嗣……”

李隆基說到這裏便止口不言,但臉色的微妙透露出了他心情的復雜。而話到這份上,高力士也就不再畫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