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拿人和蕃不心疼

開元八年,杜士儀奉李隆基之命前往河東河北各邊地的時候,曾經苦學過一陣子奚語和突厥語,盡管這些年少有用過,但憑著他的博聞強記,卻知道梅祿啜三字的出處。梅祿啜並不完全是名字,而是唐人根據突厥語發音所譯,實則是稱號和官名。梅祿在突厥語中指的是統兵者,而啜則是指一部之長。也就是說,這個能夠用漢語和他打招呼的突厥使臣,乃是如今突厥的一部之長,統兵大將。

有鴻臚寺官員在側,杜士儀並沒有賣弄自己那點突厥語,當即用漢語含笑說道:“沒想到貴使竟然知道我這樣一個微不足道的人。此次貴使奉毗伽可汗之命進貢了三十匹名馬,又交還了吐蕃的來書,陛下自然大悅。互市馬匹的事,一半用絹帛,一半用茶葉,此話當真?”

“自然當真。只不過,馬匹市茶,五萬匹馬所需要的茶葉恐怕是一個非同小可的數字,未知天朝可能拿出來否?”

因為事出重大,鴻臚寺相陪的是從六品上的鴻臚丞劉燁,時年業已四十有七。論官品他在杜士儀之上,然則大唐官員從來就不是以官品定高低,而是以官職清要為重,所以杜士儀當初以正六品上的成都令遷從七品上的殿中侍禦史,人皆以為升遷。如今再由殿中侍禦史而調任同品級的右補闕,也同樣被視作是重用,便是這樣的道理。

鴻臚寺丞雖為從六品上,卻往往並不被視作是唐人仕途中必須經歷的清要之職,而精通蕃語者更是能夠不依官品調任此職,可要再上升就難上加難了。比如劉燁就整整在鴻臚丞任上耽擱了整整八年未有寸進,所以分毫不敢小覷入仕年限尚且不及自己的鴻臚丞當得長的杜士儀。

因此,接到杜士儀的眼神,他便義正詞嚴地說道:“大唐之大,天子金口玉言,難道使者還不相信?”

“不是不信,只是我聽說茶葉在天朝不過是才剛剛開始流行,大多要由蜀中轉運,而且每年契丹和奚族所耗費的茶葉便已經數目龐大,甚至吐蕃人也以金或馬市茶,如今再加上我突厥,那樣的數量恐怕絕不止十萬斤二十萬斤,甚至到百萬斤也不足為奇!”

四十出頭的梅祿啜字裏行間無不表明,自己來時對茶事狠狠下了一番苦功夫調查。見那個鴻臚丞被自己說得有些目瞪口呆接不上話,他便看向了杜士儀。讓他失望的是,這個年紀輕輕便一手推動了茶葉貿易以及茶政的年輕人,只是眉頭微微蹙了一下。

“毗伽可汗派出貴使進貢,以示和我大唐友好之意,以馬市茶時,我大唐自然也會誠懇相待,即便數量大,也不是不能設法。至於吐蕃人,犯我隴右,攻陷瓜州,這是自己斷絕互市之路,一粒茶梗也不會送過去,更不要說一片茶葉!”杜士儀略過奚族和契丹不提,因見梅祿啜面色為之一變,他又笑著說道,“貴使既然粗通茶事,那想來也該知道,兩京之地,河北河東,隴右河西,包括安西四鎮,一概都是不出產茶葉的。這種妙物,來自西南和東南。”

劉燁有些不明白杜士儀為什麽提這個,但梅祿啜卻為之面色一變,而杜士儀也“好心”地替他解釋了一二。

“產茶之地位於南方,也就意味著興兵亦鞭長莫及,如吐蕃,盡管和我大唐西南的劍南道相隔不遠,可一旦觸怒了我大唐天子,兵鋒也只能劍指西北,難及西南!至於東南,那就更不用說了。所以,睦鄰友好方才是兩利之道,貴使以為然否?”

梅祿啜本意只想讓大唐官方承諾每年供給定額的茶葉,免得各部族都需要此物,到時候供不應求。然而,杜士儀卻當著他的面說,因為吐蕃這次興兵來犯,所以會斷絕吐蕃的茶葉供應,又言明茶葉產地都在兵鋒範圍之外,他不禁輕輕吸了一口氣。

一直以來,如突厥吐蕃奚族契丹這樣的遊牧民族,打仗除了威懾,就是掠奪子女玉帛,如今卻又多了一樣需要關注的東西!

“我突厥毗伽可汗便是心存友好,否則,怎會堅拒吐蕃聯手之意?還請杜補闕再拜天朝陛下,毗伽可汗的修好誠意,便如同天上的雲朵一般潔白無瑕。而且,毗伽可汗誠心誠意地請求大唐皇帝陛下,請婚大唐公主!”

和親的事不在杜士儀的權限範圍之內,因而,他自是全盤交給了鴻臚丞劉燁去處置,就只見對方舌粲蓮花,連消帶打地把梅祿啜給暫時敷衍了過去。等到從鴻臚寺所轄的四方館出來,杜士儀不禁向劉燁問道:“毗伽可汗似乎已經不是第一次請婚公主了?”

“自然不是。自從開元八年突厥那一場大勝之後,這位毗伽可汗就連連上書求和求婚,但求和之意陛下答應了,求婚卻遲遲不許。當初陛下封禪之前,鴻臚卿袁公還曾經親自去過一次突厥牙帳,毗伽可汗說,反正和親公主又不是陛下的嫡親女兒,他並不想指名挑人,只希望陛下能夠賜婚一位公主,出自何門都無所謂,所以袁公歸來之後替毗伽可汗請婚,突厥使臣更是隨同封禪,但最終陛下還是沒有答應。說來說去,突厥不比吐蕃,更不比契丹和奚,狼子野心難治,公主和親突厥自唐以來幾乎就不曾有過,所以陛下自然猶豫是否要開這個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