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誘之以利

建池蓄水,開渠引流,城北的這兩項水利工程,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有縣令提出。然而籌措資金也好,招納民夫也罷,一樁樁一件件都不好辦,再加上林林總總的其他掣肘,因而一直都是只聞傳言不見動靜,久而久之成都城內百姓也就習慣性地將這些話當成了耳旁風。因而,杜士儀初來乍到後的這一提議,最初也只是被人當成是新官上任的宣言隨便聽聽,可等到縣廨門前一次又一次地貼出榜文,公告大戶捐錢細目和總賬,城中百姓終於相信了。

因而,當臘月二十八這一天,有人從布告欄上看到。明年元宵過後正式開始開工時,一傳十十傳百,在城北有地的百姓喜出望外,沒有的則是後悔莫及。至於更多事不關己的,卻少不得議論起了這日程和人力。當有人問到為何等不及冬日過去就開工時,立刻被人嗤笑不知農時。

“就要是春日播種季了,正是用水的時候,若不是今年還下了雪不好開工,年底開工才是最好,那樣剛剛趕得及!”

而接掌李家未久,在百廢待興的根基上整合各方產業和人力物力的李天繹,卻在臘月二十九造訪了白掌櫃的雲山茶行。李家五叔臨到入土前終於把李天絡拉下了馬,心滿意足任事不管,直接把白掌櫃接洽的事情和盤托出,全都交給了他。而他也在事先想方設法去摸玉山茶行的底細,可到頭來卻只知道對方不是蜀中本地人,和長安洛陽兩地不少富商大賈都有往來,看似是茶市的新手,但收起茶來量大價優,本地茶園都喜歡與其打交道。

於是,既然斷定對方後頭有人,而且極可能和杜士儀有千絲萬縷的關系,落座之後,他就索性直截了當地問起了此前白掌櫃遊說五叔時,提到的茶園之利。出乎他意料的是,白掌櫃卻是毫不避諱地點了點頭。

“李公如今權掌一家,可喜可賀。你猜得不錯,我自然只是個分司巴蜀的小人物。既然李家易主,那我言說的茶葉之利,自當對李公說實話。不瞞你說,蜀中如今固然產茶,飲茶的人卻也多,可終究只是一隅之地,不及兩京雲集全天下最要緊的達官顯貴。比如說,倘若在寧王宴客之時,食案上出現了來自蜀中的茶,你說會如何?自然轉瞬之間就在長安城內流傳開來,這種茶自然會價高無比,而其他的縱使再優,卻也未必及得上。”

說到這裏,白掌櫃又慢悠悠地說道:“所以,巴蜀雖富,卻及不上兩京之貴。而要在兩京之中打開局面,那麽何止是千金之利?”

“可是,能夠打動那些大王貴主的好茶,能夠入貢聖人的茶,豈是容易炮制的?只怕每年所產不過些微而已。”

“你說的沒錯,所以,既要有能夠打動諸王貴主和公卿們的好茶,也得要有能夠為尋常人接受的茶。不是我誇口,雲山茶行固然看似就這麽小小幾間,可茶市上那些在巴蜀經營十多年甚至幾十年的,每年經手的茶葉卻拍馬都比不上我!除卻茶市上收的,每年巴蜀各處茶園出產,三分之二都被我包圓了!”

李天繹盡管被邊緣化多年,但見識並不短淺,可此前打探到的也只有雲山茶行每年在茶市上一擲千金頗為豪氣而已,卻不知道其背後還在蜀中各處茶園收茶。此刻他輕輕吸了一口氣,立刻敏銳地認識到了一點:“這麽說,雲山茶行是有固定的銷路?”

“正是如此。所以,聽說新任明公直接罰了彭海等客戶五年之內不得自己賣茶,我請示了東主,便決定到時候去把這五年八百畝茶園出產的茶都吃下來。如此和杜明府打好了關系,日後總有回報。”

見李天絡微微蹙眉,也不知道是相信還是不相信,白掌櫃便笑容可掬地說道,“至於此前所言,木棉之利,難不成李公就一丁點興趣都沒有?茶葉雖好,不吃卻也無妨,可冬日著絮袍,對尋常百姓來說,卻是寒冷難當。倘若有和絲綿相當,卻更便宜的意料,這可是遠遠比茶葉利大。”

“你說得固然聽著不錯,可如何印證此言?”

白掌櫃輕輕一拍巴掌,一個小童捧了個匣子上來,交給了李天繹又躡手躡腳退下,他就笑吟吟地擡手示意對方打開匣子。見其從其中拈起那個圓溜溜裂口流露出雪白的東西反復端詳,他就欣然解釋道:“這就是木棉所產的棉桃。雖則絨絮不及絲綿,可比種桑養蠶卻要容易多了。”

盡管也聽說過西域那邊有木棉,但實物卻還是第一次見,而李天繹此刻掂量著東西,心中卻明白這並不代表自己就能輕易探知如何種植。想想蜀中以絲織名揚天下,除卻農田之外,桑田亦是極廣,相形之下,茶園雖則是新興的產業之一,可較之桑蠶絲織之利,就微不足道了。倘若這木棉真的有白掌櫃所言那樣巨大的前景,那麽李家能夠插一腳的利潤可想而知。然而,他卻不像同父異母的弟弟李天絡那樣急功近利,他更在意的是,為何挑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