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尾聲(第2/3頁)

而此時,對於昔日劉邦呂雉的關系,早已無人提起。

大至二年秋,在關中和山東絕大地區獲得豐收的情況下,劉闞決意對任囂開戰。

劉闞更親自前往丹陽督戰。

就在雙方決意開戰的時候,塞北卻突然傳來了噩耗。

隨著唐國在漠北站,匈奴冒頓和東胡匈奴阿利鞮兩兄弟,終幹決意放棄聯手合作。

若再不聯手,匈奴危矣。

趁劉闞要在江南開戰的時候,冒頓和阿利鞮突然襲擊了陰山外的武川鎮。

當年因蓋聶殘疾而離開劉闞的驪丘,和蓋聶一起,就隱居在武川鎮上。面對匈奴的突然襲擊,蓋聶師徒拼死掩護武川鎮居民撤退。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師徒兩人堵住武川城門,擊殺匈奴百余人,最後戰死於武川城中。蓋聶射中七十三箭,氣絕身亡;驪丘再燃起了武川烽煙以後,也隨即被亂箭穿心。此一戰,終成就了蓋聶師徒兩人俠義之名,舉國震動。

劉闞得知消息之後,立刻停止子對任囂的攻擊。

他派出使者,前往吳縣面見任囂,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任囂當初北上,的確是存了逐鹿天下的心思。

作為大秦帝國的名將,他不願意輸給劉闞。按照任囂的想法,趁劉闞和項羽鏖戰之時,占領江南,而後順勢吞並淮漢,至少能三分天下。可沒有想到,項羽會敗得那麽快,那麽突然,以至於任囂雖奪取了會稽,也失去了擴展的空間。但在當時,任囂卻是騎虎難下,無法住手。

當得知匈奴再次為禍北疆,聽聞蓋聶師徒的事跡後,任囂知道,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他也看出來了,劉闞羽翼已成,而且決心要恢復大秦國的疆域。如果真的打起來,他沒有勝算。

於是當蒯徹勸說之後,任囂終於決定歸降。接下來的事情,劉闞沒有再關注。

他星夜趕回鹹陽,而迎接他的,卻是陳平的請辭奏折。

原來陳平在過去的一年中,一直都在研究任囂。他也清楚,任囂需要一個台階,而且這個台階還不能太小了,必須要讓任囂體面的下台。思來想去,他終於定下了一計:派奸細前往西烏孫國,由西烏孫王難兜靡出面,挑動冒頓和阿利鞮出兵。至於對象,就是武川鎮。

陳平向劉闞坦承他的計策,並請求劉闞治罪。

說實話,劉闞還真沒有想到,這件事居然是出自於陳平的陰謀。但也不得不承認,以武川一鎮之地,換取江南的安寧,似乎非常劃算。

可是……

“陛下,臣好陰謀,將來恐不得好死。

此次設計,臣沒有想到,蓋聶師徒居然隱居於武川……請陛下責罰,否則臣內心終不得安寧。”

劉闞,沉默無語。

陳平是為了他著想,雖然手段過於陰毒。

“道子,朕知你有宰相之才,謀略出眾,恐猶勝於子房。

只是你好陰謀,終究不是正道”這樣吧,我同意你辭去太尉一職,命你為遼東太守,算做懲罰。

遼東,乃苦寒之地。

北有東狠匈奴,東有衛滿之亂。朕要你在五年之內,將遼東治理得當,平定衛滿之亂,以恕武川之罪,你可願意?”

衛滿,原本是燕國貴族。

在燕國滅亡之後,他率領千余人逃入箕子朝鮮,漸漸成就了氣候,並壓制箕子朝鮮國國王,大有取而代之的趨勢。趁中原動蕩,衛滿開始蠢蠢欲動,數次叩邊,對遼東造成了威脅。

最重要的是,他與東胡勾結。

劉闞派陳平治理遼東,不僅僅是要他戴罪立功,更重要的是要借助陳平之手,解決衛滿之亂。

陳平聽罷,伏地叩首:“臣,定不會辜負陛下期盼。”

大治三年初,陳率因失察之罪,被罷免太尉之職,遠赴遼東。

同年,任囂歸降,江南平靖!

五年後,也就是大治八年,亦即公元200年。

歷經五年休養生息,唐國國力大增。

劉闞利用這五年的時間,根據自己早已模糊的記憶,命工匠在安樂宮正殿的正墻上,鏤刻出一副巨大的世界地圖。

地圖上標明了七大洲四大洋的輪廓,並留下了一部被後世人稱之為奇書的《歐羅巴志》。

在那副巨大的世界地圖下面,劉闞留下了一句話:凡我劉氏子孫,當居安思危。

世界很大,莫坐井觀天,成井底之蛙。擴張,擴張,擴張……原太陽所照之處,皆有我大唐子民。

地圖完成之後,劉闞下詔,征伐匈奴。

太尉張良獻策,兵分三路,自漠北、武川、遼東出擊。

涉間這時候已告老還鄉,接替他的正是當年秦國名將之子,車騎將軍蒙克;而遼東方面,則以太尉府大將軍李左車為帥,出長城攻入東胡。衛滿之亂,已被陳平所平定,箕子朝鮮國國王入鹹陽稱臣。劉闞則禦駕親征,以太子劉秦監國,蕭何張良剻徹三人輔政,抵達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