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登基(四)(第3/4頁)

話有些粗糙,但意思已經表達明白。

相信陳平會以婉轉的言語,將劉闞的意思傳遞給茉莉,這不是劉闞考慮的事情。

“道子,漠北局勢如何?”

蕭何在一旁開口詢問。

陳平說:“涉間將軍占領山陽之後,匈奴冒頓立刻後撤三百裏,顯然有些畏懼。

只要守住山陽之地,就等於抓住了冒頓的肋部,隨時可以給予打擊。冒頓也看了出來,觀其狀況。似是要向東擴張。東胡匈奴在入秋後,出現了一場內鬥。阿利鞮殺死了東胡王,如今已掌控住了東胡……只是如今,東胡的元氣大傷,觀阿利鞮的動態,似不想與冒頓直接沖突。

我出發之前,已安排人手,挑動冒頓和阿利鞮的矛盾。

但效果……如今還看不出來。涉間將軍在我臨行前委托我向大王稟報,請給予他伺機之便。”

所謂伺機之便,就是專擅之權。

戰機是稍縱即逝,一旦錯過,就難以彌補。

涉間所說的專擅之權,是指發現戰機,可以先斬後奏,無需請示鹹陽。

這等於是要完全掌控軍隊,甚至可以指揮東烏孫國與並州。這需要很大的信任,如果換做鐘離昧或者灌嬰,當然沒有問題。可涉間是秦國降將,要專擅之權,不免會讓人產生疑慮。

劉闞一蹙眉,這倒是一個挺麻煩的事情。

專擅之權,豈能輕與?

可問題是,他也知道涉間的這個要求,倒也不算是無理。

陳平接著說:“此次臣回鹹陽,涉間將軍命其三子一並隨行。”

唔,看起來,涉間倒也不是個莽撞之人。劉闞知道,涉間一共就一個兒子,這次委派隨行,只怕是要他這三個兒子,充當人質,表明他的心意:我把兒子都給你了,絕不會反叛。

“丞相,你以為如何?”

蕭何眯著眼睛,“大王倒不必急於做決定,不妨先看一看,然後再說。”

“如此,也只好這樣了。”

劉闞輕輕點頭……

“道子,大王意欲提起發動決戰,你以為如何?”

蕭何突然間向陳平發問,陳平一怔,卻沒有急於回答,而是詳細的詢問了一番關東的局勢。

好半天,他擡起頭輕聲道:“大王,可是擔心南海校尉?”

“啊?”

劉闞詫異的看著陳平。這件事。他原本想等過兩天再和陳平說,可沒想到,陳平一下子就猜到了其中的緣由。而蕭何更是有些好奇,忍不住問道:“道子,你又怎知大王是擔心嶺南?”

陳平說:“我知大王不是莽撞之人,突然改變既定的策略,定然是有個中緣由。

如今河北平靖,只要不出太大的破綻,就不會有問題。李少君如何?臣尚不太清楚。但是鐘離老灌,卻是穩妥之人,再加上小豬和老蒯輔佐,河北大局已定。雖有彭越在。可想必……”

陳平驀地一笑,“老剻最喜歡鼓動他那三寸不爛之舌,呵呵,大好機會,怎可能放過?”

劉闞,不知可否。

但也不由得對陳平的反應,感到驚訝。

沒錯,蒯徹的確是要勸降彭越,並且劉闞也已經同意,還寫了一封書信,讓蒯徹轉交彭越。

不出意外,巨鹿指日可得。

這件事,進行的非常隱秘……除了劉闞和蕭何知道以外,就只有鐘離昧灌嬰李左車和剻徹四人清楚。甚至連呂釋之,都不知道鐘離昧他們已經開始了針對巨鹿郡的行動,前兩日還寫信抱怨,說鐘離昧等人不思進取,放任彭越而不理……劉闞為此。更寫信怒斥了呂釋之。

沒想到,陳平竟然已猜到了。

陳平接著說:“魏王豹,不足為慮;河洛章邯……我以為大王也早有謀劃。項籍此人,勇猛剛烈,倒是一個人物,但也無需緊張。而大王急於解決關東戰事,恐怕是擔心出現變數。

臣恩來想去,能稱之為變數者,恐只有嶺南任囂。

臣曾在沛縣生活過,任囂此人胸懷大志,不可等閑視之。”

“那若依道子之見,當如何防備?”

“若臣是任囂,當會趁大王與項籍決戰關頭,突然出兵,奪取江南之地,而後順勢渡江。

這樣一來,大王的布局必然會出現變化。

所以,當務之急,大王必須要立足江南,方可抵抗。臣思之,可奪取荊襄,立足於長沙郡。”

劉闞,怔怔的看著陳平,久久不語。

蕭何道:“今聞道子一言,實乃幸事……恭喜大王,道子歸來,則太尉之職,已無需再做計較。”

這一句話,陳平懵了。

他從漠北返回時,得知被委任為典客,廷尉之職,感覺已經是極限了。

畢竟在劉闞最關鍵的一段時間中,他不在劉闞身邊。獨占九卿之中的兩席,已經出乎他的預料。

可未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