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會師關中(二)(第2/4頁)

劉邦

變,旋即笑道:“當年地事情,那算得了什麽恩怨

各為其主,稱不得恩怨兩字……子房這樣想,未免也太小看了劉季。劉某早已經忘懷了!”

張良微微頷首,贊道:“君侯有此想法,的確是胸懷寬廣。

“可是……”

張良見劉邦還是一副顧慮重重地模樣,略一思想,立刻明白過來。

“武安侯可是在擔心,那北疆之人?”

劉邦嘆了口氣,“那家夥如同我命中克星一樣,每每和他交手,卻從未占居過上風。原以為他流亡北方,卻不想他弄出了一個劉氏唐國,活生生應了那天命~語之說……短短半年,他盡得河南地,雄霸北疆六郡之地,勢力比之當年在樓倉時,增強百倍,我怎能不擔憂呢?

他若也有心取關中的話,從廣武南下,只需三日就能兵臨蕭關。

我能在一日間攻下蕭關,那家夥兵強馬壯,麾下猛士無數,又如何不能奪取蕭關呢?

他是老秦人,關中百姓對他自然比我親切。若是他也入了關中,只怕你我手中人馬,抵擋不住。”

劉邦盡量避免提起劉名字,足見他對劉,顧慮之深。

張良沉思片刻,“這倒是一個麻煩。

不過據細作還有張成發來地消息,劉今還在杭金山上守孝,時間上應該不可能趕得上。”

劉邦一怔,“誰死了?”

“聽說是他家中的一位長者,好像是他兒子的老師。”

劉對公叔繚的身份,極為保密。以至於許多人都知道公叔繚這個人,卻不知道公叔繚,就是尉繚。如果張良知道這一點的話,定然不敢小覷。因為尉繚之名,足以讓張良警惕起來。

張良說:“劉杭金山,得到消息的時候,估計也差不多過去十日。

他再回轉廣武城,點起兵馬出征,至少也要二十日時間。所以君侯,必須在三十日內,穩定關中局勢。”

劉邦一蹙眉,“可這三十日,又該如何穩定?”

張良閉上了眼睛,沉吟許久之後,輕聲道:“良有一策,能令君侯輕取關中,安撫關中百姓不費吹灰之力。不過欲行此計,需花費些錢帛金銀……”

劉邦立刻回答:“子房不必多說,我軍中錢帛金銀,可盡歸子房調遣。”

“如此,武安侯需……”

張良說著話,在劉邦耳邊低聲細語。

劉邦地臉色漸漸明朗起來,連連點頭,笑道:“子房之計果然高明,就依子房所說!”

武關的失守,令關中立刻陷入恐慌之中。

趙高得到消息之後,大發雷霆,接連調兵遣將,以自家侄子趙艾為主帥,盡起藍田大營兵馬,欲在渭南徹底消滅入秦之敵。同時,他又緊急發出了第五梯次征召令,盡起右閭青壯。

此前,嬴胡亥已經征發了第四梯次地兵馬。

而今又征發第五梯次,可說是老秦自建國以來,從未有過之事。

要知道,這右閭包括的,大都是老秦權貴富豪,以及一些有幾十年,乃至百年歷史的當地世家。

征召右:,已經觸動了老秦的國脈。

一時間,八百裏秦川是怨聲載道,許多士紳豪族,紛紛向鹹陽發出抗議,並表示不會響應征召。

趙高勃然大怒,這分明是在挑戰他的權威。

於是,他再次向嬴胡~請出了詔令,首先遭殃地,便是那些鹹陽本地的士紳豪族。

血淋淋地屠刀祭起,卻沒有似從前一樣,令反抗聲息止。相反,趙高的這一行為,卻讓關中士紳憤怒不已。不少豪族組織起了兵馬,與前來鎮壓的中尉軍,發生激烈的碰撞。位於鹹陽城外的那些士紳,更聯合起來,抵禦鹹陽兵馬……這入秦之敵還未消滅,關中卻先亂成一鍋粥。

趙高征召第五梯次兵役,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此前連續征發兵役,已經讓關中百姓不堪重負……所以,他也只能征發右:兵役,以加強關中守衛。可是趙高卻忘記了,凡屬於第五梯次地征召者,或是享有世襲軍功爵,或者就是老牌的士紳豪族。這些人在關中地地位,根深蒂固,於民間也頗有威望。觸怒了這些人,就等同於觸動了老秦的底線。不僅僅是鹹陽亂了起來,混亂從鹹陽擴散開去,迅速蔓延。

與此同時,趙艾率部出征,與劉邦麾下地兵馬,也發生了數次激戰。

藍田大營,自商君變法建立起來之後,一直是老秦武力的根本。可是在嬴胡~登基之後,對藍田大營疏於管理。為帝已三年多了,卻沒有巡視過一次軍營。加之朝中重臣死地死,走的走,藍田大營已不比從前。李斯在世地時候,還能勉力支撐。但章邯率部出關,也帶走了藍田大營的精銳。

此後藍田大營重建,李斯卻已下了天牢。

趙高不懂兵事,他的弟弟趙成,女婿閻樂都不是領兵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