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六章 九原之爭第一彈(五)(第2/5頁)

夥。怎麽看都像是秦人。與山東諸國之人。也不太一樣。是個胡人。

吳辰不免感到疑惑。

劉接過了書信。卻沒有立刻打開來看。而是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打量著那信使突然道:“你是何方人氏。”

“下國之民泥靡。烏孫國人。”

烏孫?

吳辰忍不住好奇的問道:“烏孫?可是那善養西極馬的烏孫國?”

“大人也知道烏孫?”

泥靡瞪

|。看向了吳辰。

劉也聽說過烏孫國。但並不是很了解這個種族。見吳辰和那泥靡問答。劉拆開了封口。抖出信。展開書信觀看。眉頭一開始。略有些鎖。但漸漸的。臉上流露出了笑意。

“泥靡。你立刻回告訴你家|人。就說她的條件。我答應了。

她可以馬上通知你家大王。讓他派出人來。和我商議具體的細節問題。代我多謝她的心意。”

泥靡跪下來。磕了個頭。隨著軍校走了。

“君侯。這泥靡的人。又是哪一個?”

劉微一他的主人嘿嘿。你將來自然知曉。”

說著話。劉讓人來了一支火把。將書信焚燒掉。臉上卻沒有半點先前的那種和顏色。

“君侯。您這是。”

劉強笑一聲。“安民。你刻派人。以六百裏加急。晝夜兼程趕赴雲中郡。

通知李成。讓他嚴密監視塞北東人的動靜如東胡人有異動只要不是寇邊。一不理。”

“啊?”

“你莫要再問了日後自然知道”

吳辰點點頭。快步去。

劉看著那已經化為灰的書。陡然間嘆了口氣:若我手中有十萬大軍。定能橫掃東。

可惜。實在是可惜了。

如此大好機會。卻只能在一陣。落不到半點好處。實在是讓人憋屈。實在是憋屈個人了。

書信最後一段寫著:若東胡與匈奴突。君侯有余力。可趁機的漁人之利。

名道子”。

劉感覺好生不快。陳平已經開始行動了。營造出如此大好的局面。偏偏自己現在。有心無力。

月氏王城。烏應元樣的闖進了大殿。

“大王。還請為我烏家做主。”

月氏王挪動了一下肥胖的身軀。詫異的看著烏應元道:“烏少兄。出了何事?讓你如此失態?”

他稱呼烏應元為少。可論輩分。是烏應元的長輩。

這其中的機巧。大殿上的人。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所以月氏王說出來時。並無人表示異議。

倒是坐在下首的一青年。一臉怒之色。

想當初。烏應元的小妹嫁過來時。是嫁給月氏王子;哪知道這月氏王後來看中了。竟從自家兒子手中。硬搶了過來。這也讓月氏王子感到很沒有面子。對烏的人。沒什麽臉色。

可心裏既是在憤怒。也沒有辦法。

月氏的一切。都屬於月氏王。如果他有什麽激烈反應。即便是月氏王的兒子。也性命難保。

烏應元在大殿上。放聲大哭。

“大王。那劉蠻子殘至極。我父與他有救命之恩。可不想他竟然好不念及舊情。反而。十日之前。劉蠻子偷襲烏氏堡。血洗我烏氏族人。如今。更已占領了五原城。還大王做主。”

大殿上。眾人表不一。

有驚有怒。一時間亂作一團。

月氏王子卻冷靜下。閉目凝神。猶若老翁般。一言不發。

月氏王皺了皺眉頭。輕聲道:“少兄。非是本王不願出兵相助。實在是有心無力啊。”

“啊?”

“昨夜時。烏孫國難兜靡派人前來求援。城廓諸國組成聯軍二十萬。準備攻打烏孫國啊。”

城廓諸國。並不是國家。

而是指在秦漢時期。居住於大漠南北各的的小城。這些城邦。有城廬舍。並自立為國。故而統稱做城廓諸國。大的城廓。有十幾萬人。小的城廓。也許只有幾百戶。但貴在城廓林立。組成聯盟之後。竟形成了一個比較恐怖力量。甚至能夠讓匈奴人也退避三舍。

而烏孫國。總人口過十二萬戶六十萬人。

雖說是遊牧民族。能全民為兵。可是。一下子面對上二十萬控弦之士。也不免勢弱幾分。

月氏王後是烏孫|公主。

如今烏孫國問題。月氏國當然不能袖手旁觀。因為。烏孫國就是月氏國西面的屏障。

如果他今日管烏孫國的死活。明日。

就算月氏王貪婪成。且膽小怕事。但大道理還明白。他深知。烏孫國對月氏的重要性。也不能不認真的對待。烏應元上殿之前月氏王召集各部落首。也正在商這件事情。

城廓諸國謀取烏孫。烏孫求援?

烏應元一下子呆愣住了。

他當然也清楚。烏孫國對月氏國的重要性。可這一。發生的未免太過巧合了吧。烏氏堡被攻克。烏孫國也遭遇了攻擊?難道說。那劉竟有諾大能力。讓城廓諸國也聽命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