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三章 九原之爭第一彈(二)(第4/5頁)

不過大軍離開樓倉之後,夫人就讓戚女專門負責照顧公叔繚。畢竟公叔繚的年紀最長。

一方面,戚女和司馬喜之間,基本上已成了定局。

而司馬喜呢,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也算是公叔繚的半個學生。

另一方面,戚女隨著年紀的增長,出落的越發水靈。那婀娜的身子,水蛇兒一樣柔軟的楊柳細腰,白嫩嫩的肌膚,能勾人魂魄地眼睛……呂總覺得,戚女留在內宅,不是件好事。

“公公,秦兒受傷,您笑個甚?”

在回去的路上,戚女忍不住輕聲的詢問公叔繚。

公叔繚則微微一笑,“我是笑,君侯多了份果決,這可是一件好事。”

“公公,您這話怎麽說呢?”

公叔繚回到帳篷裏,和衣躺下。戚女為他熱了一壺酒,斟上了一杯。

“欲成大事者,必有殺戈果決的氣魄。

劉君侯這個人呢,心腸是好的,也聰明,能聽得進人勸說,而且胸襟呢,也不差,有容人之量,還能禮賢下士……但他有一個問題,一個一直以來,都存在著地問題,非常的嚴重。

他有的時候,不夠果決。

能傾聽別人地意見……恩,用他的話說,就是集思廣益,這原本是好事。可如果凡事都要三思,凡事都要集思廣益,就少了一些果斷。這不是個好事情,大丈夫應該是當斷,則斷!”

戚女點點頭,“公公,您剛才說君侯多了份果決?”

“呵呵,若我猜測的不錯,只怕君侯是準備要用兵了……就在這些許日之間,九原必有大事發生。”

“可是……”

“戚女啊,你是想說,君侯輕易改變計劃,會不會出問題,對嗎?”

戚女點了點頭,“我只是覺得,有些匆忙了,不夠穩妥。”

“要說穩妥,君侯早先的計劃地確是很穩妥,但拖延的時間太久了……有些事情,拖得久了,穩妥的事情,反而可能變得不再穩妥。我倒是覺得,雖然倉促了些,卻未必是件壞事。”

戚女聽罷,陷入了沉思。

“我欲興兵,你們有何話說?”

劉著在懷中昏睡的劉秦,凝視眾人道:“我懶得等待了……我要九原郡,而且是現在就要!”

其實,在劉召集眾人前來的時候,大家多多少少就猜出來了端倪。

呼的起身,“君侯,秦兒是我外甥,烏氏堡如此猖狂難以忍受。我請一支軍令,願率本部兵馬,連夜趕赴烏氏堡。不把烏氏堡地人殺幹凈,難消我呂某人心頭之恨。”

“小豬,若說千裏奔襲,你車兵怎比得上我黑旗軍?”

灌嬰聞聽,立刻就答應了。

那試圖搶劫赤兔馬的青年,被樂叔三兩下就交待出了來歷。

他名叫烏廷威,是烏氏地獨苗孫子。只不過,烏廷威並沒有住在烏氏堡,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衍居住。此次,他是奉了烏應元的命令,準備回去過年,順便準備烏氏地壽誕。

既然是賀壽,自然需要禮物。

烏廷威正為此事發愁呢,不成想正好見了劉秦騎著的赤兔馬,就動了心思。

劉+原本就想著,要不要立刻和烏氏……既然已經翻臉了,那索性就徹底一點。烏氏堡地實力在九原郡,的確是不小。據說才兩年間,烏氏就招攬了上千個亡命之徒,其中不泛被流涉北疆地刑徒,還有從軍中落跑的逃兵……更有甚者,他甚至通過張再,從軍中買命。

有那違背了軍紀,按律當斬的軍官,烏氏都會出錢收買。

張再呢,拿了錢,在花名冊上一勾,那人就算是死了,變成烏氏堡的一員。

而這一切,全都是背著王離做的。

王離只顧練兵打仗,這底下的事情並不算非常了解。張再做的也很隱蔽,還收買了一些中層的將領。這上下一聯手,王離就更不可能知道。北疆大軍,竟變成了烏氏地人肉市場。

呂釋之和灌嬰這一爭執,其他人也就坐不住了。

任敖呂釋之,應該算是娘家人,都是出自沛縣,所以站在了一起;灌嬰李必駱甲,同是騎軍,當然也結成了同盟。季布在一旁默默無語,鐘離昧寒著臉,緊握著手中的寶劍,但也未出聲。

至於李成屠屠,還有李潁等人,看著雙方梗著脖子爭吵,也不知如何勸說。

“烏氏堡,不過烏合之眾,縱有萬人,有何懼哉?”

劉+擡起頭,冷冷的說:“烏氏堡是我的,誰也不要搶。當年我讓烏氏來九原,就由我一手將其解決。

不過,對烏氏堡開戰,勢必要波及整個九原郡。

所以當務之急,必須要籌謀拿下神木關、九原城,北廣武,以及眼前的這座:衍城。

小豬,我給你一支軍令,與任敖合兵一處,立刻動身,兵發北廣武城,務必在三日內,將其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