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0六章 長征(六)(第2/4頁)

陸先生接著說:“我聽說韓將軍在東海郡勢頭甚好,所到之處,大小城關無不開城獻降。用不了太久,就可以直抵薛郡……拿下了薛郡,等同於為項公減緩了壓力,到時候可直逼三川郡。

此乃曠世功業,可如果薛郡被別人得了,將軍這不世功業,只怕要拱手相讓,白白便宜別人。”

韓信沉默地坐著,一言不發。

陸先生則顯得很輕松,從衣帶上抽出一柄竹折扇,啪的一聲打開,輕輕搖著。

韓信一直盯著陸先生,許久之後,開口道:“但不知,君侯想要信,做些什麽呢?”

“呵呵,韓將軍這就錯了!”

陸先生忍不住莞爾,笑道:“此與君侯何幹?君侯北上,從此與中原再無半點糾葛,誰占了薛郡,誰稱王稱霸,和君侯沒有任何關系。之所以派我前來送信,只是不想韓將軍你到頭來,一場空……氣歸氣,可韓將軍你,終究是出自君侯門下,他也希望你,能夠建立功業。”

韓信的臉,紅了!

“君侯,真的不準備回來了?”

他有些猶的問道:“那北疆苦寒,以君侯之才名,即便不能稱王侯,在中原據一席之,當不成問題。何苦要遠赴北疆呢?少將軍對君侯,也是敬佩有加,如果君侯願意,信可以……”

陸先生大笑,“非君侯願走,實中原無立錐之地。

與其看人眼色,不如在北疆逍遙快活。韓將軍,如果君侯願意的話,又何須什麽人為他引介?

不說別的

字造紙,文名天下……只是,這中原太小,卻容不下

說完,陸先生站起身,向韓信一拱手,“信,我已為君侯送到,如何決斷,還要看將軍自己選擇。

另外,君侯在我臨來的時候,托我帶一句話給韓將軍。”

韓信連忙起身,“還請賜教。”

“君侯說,看好你的虎符,莫要輕信他人!”

“啊?”

“言盡於此,在下就告辭了……韓將軍,你多保重。”

陸先生邁步往外走,韓信連忙追上去,恭敬地送陸先生出門。

“先生,您乃大楚陸元侯之後,何不留下來,一同做番事業?以先生之才,若來相投地話,項公定會掃榻相迎。”

韓信在臨別時,想要挽留這位陸先生。

但陸先生卻笑著搖搖頭,“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這是君侯贈與我的詩詞。賈,一介狂生,難免得罪他人。倒不如跟著君侯北上,逍遙塞外,何苦要為這名利,而奔波勞苦呢?”

說完,他登上了輕車,駕車離去。

韓信沒有再挽留,只是看著陸先生漸行漸遠地車輛,輕輕嘆了一口氣。

“來人!”

“喏!”

“立刻派人前往郯縣送信,請龍且將軍盡快起兵,橫掃東海郡,攻占薛地……告訴龍將軍,如果不能盡快攻占薛地,只怕到時候,會夜長夢多,白白的便宜了別人。一俟攻擊,不可停頓。”

“喏!”

“馬上備車!”

韓信吩咐完之後,立刻著人準備車馬。

“傳令下去,後軍立刻整備妥當,待我從取慮見少將軍回來之後,立刻出發,兵進東海郡。”

四月地風,很柔。

從黃河撲面而來的水氣,驅散了初夏時節地那一絲炎熱。

蕭何的估計並沒有錯,從巨野澤一路下來,沿途又有數千名流民加入了北上的隊伍。不過幸虧有所防範,否則就會造成激烈地沖突。季布率前軍,連同一萬五千人,順利渡過黃河;鐘離昧領中軍,帶兩萬多流民,正有秩序的從頓丘渡口,向黃河北岸轉移,也非常順利。

第三批,也是最後一批流民,約六千余人,抵達了頓丘。

由呂釋之任敖兩人壓陣,倒也非常的平靜。

蕭何帶著曹參李成吳辰等人,終日忙碌,進行各種調整。當劉率部抵達頓丘地時候,中軍已有三分之二,渡過了黃河。

“再兩三日,就可以全部過河了!”

蕭何向劉匯報著一應情況,曹參不停的做出補充。

劉沒有說話,等蕭何說完了,他突然扭頭對賈紹說:“河北之地,蒯徹可有消息?”

“蒯先生在二十天前,曾派人送信,說是已說服了代郡十二縣城,只需君侯抵達目的地,這十二縣就將由李少君接掌……蒯先生已經南下,說是要為君侯,敲開上郡門戶,暢通道路。”

“哦?”

劉點了點頭,“離石如今,由誰掌控?”

“秦軍,王離!”

劉+的臉色微微一變,輕聲道:“看起來,王離已加快了進軍的速度,我們也要加快速度啊。”

蕭何明白劉+的意思,當下點頭,表示明白。

“老蒯此去太原,只怕要啃一塊硬骨頭。”

王離,可不會像代郡那樣容易說服啊……代郡,那是武安君李牧的根基,李牧在當地的威望,甚至高於趙國王室。哪怕已經死了多年,可這威信依舊存在。蒯徹可以借李左車之名,在代郡迅速站穩腳跟,說降代郡官員。可這並不代表,他就一定可以,把王離一起說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