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0三章 長征(三)(第3/4頁)

蕭何的面頰,微微一抽搐。

“君侯莫不是認為,老秦無力回天?”

劉+扶著蕭何坐下來,“這在座之人,都不是外人。老曹和老任,加上你我,也算是同鄉之誼。

以先生之才華,難道還看不清楚嗎?閹奴不死,老秦必亡!”

蕭何說:“既然如此,君侯當揮兵而上,殺入關中,斬殺閹奴才是。為何要選擇北上,去那苦寒之地?”

“非+不想,實不可能!”

劉+正色道:“我乃大公子之人,二世對我忌憚頗深,恨不得取我性命……要入關中,非兵強馬壯不可行。可問題在於,這山東各部,誰又會允許我兵強馬壯?楚人、齊人……哈,只怕恨不得我死吧。劉某有自知之明,雖空懷濟世

卻無挽救蒼生之力,故而才北上。”

蕭何默然不語,看不出他心中所想。

劉+說:“先生莫要以為我北上,是芶且偷生,不顧蒼生之苦。

當年,上將軍動傾國之力,與匈奴人血戰,拓土三千裏,才有今日之九原。也許在先生看,匈奴已退,北疆安寧,去九原實乃不智。可我卻知道,那匈奴也好,月氏也罷,還有東胡人,窺視我中原之心不死。北疆兵馬盡出,平剿山東之亂。其結果……哈,我還真不敢說。

但我知道,若北疆無人,則胡禍定起。

若棄了九原郡,日那胡人就可以直接威脅雁門,兵犯馬邑,直入我中原大地,才是真正之苦。

我欲在河南地休養生息,一方面可抵擋胡禍,另一方面……”

蕭何突然擡,盯著劉+道:“得河南地,則可建起無敵騎軍,不管是西進關中,亦或者東出雁門,奪取山東,都易如反掌。君侯,您不是為蒼生之苦,而是想做那鷸蚌相爭,得利的漁翁啊。”

蕭何是何等人,怎能看出其中的奧妙?

+是笑而不語,旁邊曹參任敖,也都面色如常。

何,什麽都明白了!

那原本已死去的心,驟然間蠢蠢欲動,又復活了……

他冷靜的分析了種種利弊,卻越發感覺到,劉+北上,實在是一步絕妙好棋。

劉~|其他人不一樣。

不管是那項梁也好,劉季也罷,還有什麽魏咎田榮,都有著極其深厚的山東子弟背景。為什麽陳勝吳廣在大澤鄉一呼百應?不僅僅是因為秦二世地昏庸,老秦的暴政;其中也有他們楚人、韓人的背景。如果陳勝吳廣是秦人,會有那麽多人跟隨嗎?如今想來,只怕不可能。

所以,劉季在泗水可以崛起;田榮在臨能雄霸一方;項梁能渡江之後,迅速掌控楚地;魏咎能坐穩大梁……包括張耳陳馀,哪一個沒有山東人的背景?於是,他們都成為一方諸侯。

可是劉+偏偏不能!

他那秦人地烙印太深了,很容易引起別人的猜忌和嫉妒。

唯有北上!

他在河南地有赫赫威名,更背著北廣武君地名號,極容易立足;河南地接近秦地,又不為諸侯所重。劉+進可入山東和關中,退可以三千裏河南地為根基,奪取河北之地,繼續擴土。

最重要的是,河南地……有用之不竭的戰馬!

如果老秦完了,劉+可以憑借其秦人的身份,打起大公子扶蘇的旗號,招兵買馬,盡收關中數百萬民眾之心。

其野心,亦隨之昭昭。

搏?還是不搏?

蕭何也清楚一件事情,他沒有別的選擇。

即便他不為劉+效力,劉+撤離沛縣之後,劉季回來會信任他嗎?

之前地經歷,讓蕭何已經明白了一件事情……劉季看似豪邁,可實際上,卻是眥必報的性格。

用得著你,可以把你視之為父母供奉。

用不著你地時候,就會想方設法,讓你痛苦不堪。

想到這裏,蕭何忍不住仰天一聲長嘆,“君侯,蕭何願為君侯效犬馬之勞。是……”

“先生請明言。”

“此次沛縣反復,不少人牽扯其中。心,將來這沛縣被他人所得……鄉親難免遭遇報復。

只怕,君侯北上人馬,又要增添許多啊。”

縣人,願意和自己上?

劉+剛抵達沛縣,還不是很清楚狀況,不禁疑惑的向曹參任敖看去。

兩人點點頭,“粗略計算,恐有萬余人希望與君侯同行……另外,原武陳禹也派人過來,說已經開始向河南地遷徙,大約有數千人。君侯,這許多人一加入,只怕我們地壓力,會更重啊!”

不僅僅是護衛兵力的捉襟見肘,還有糧草,各種生活上地負擔……

原以為,劉+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會狠狠的愁上一番。但沒想到,劉+聽完了,卻是笑了。

“我還以為是多大的事情,原來只是這!

怕個甚,有蕭先生出馬,這些許事情,不過是小事而已,不足掛齒。只是,老曹你可要委屈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