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八章 八大郎中之公子嬰(第3/4頁)

如今地朐忍鹽城。早已不復是秦家的財產。當初巴曼為求得始皇帝地支持,故而將鹽城地煮海權交還給了朝廷。以此來表明,她一心只想在蜀中發展,對於其他的事情,不復過問。

當年,興造鹽城時,秦家付出了巨資。

不過對巴曼來說,這筆錢與她無關。因為她和秦家已經再無半點關系,她是巴曼。不再是當年的秦曼。連帶著,當年派駐在鹽城的人員,也全部召回了蜀郡。始皇帝對此十分滿意。

朝廷不花一分錢。又多了一處鹽場。

至於秦枳兄弟……貞母已經恢復了早年的巴姓,和秦家又有什麽關系?反倒是秦家這兩年勾連土著巴人地行為,讓始皇帝很不高興。巴郡的官員,為此對秦家也展開了一系列打壓。

想當初,鹽城還有劉闞的一份子。

如今也沒有了!

劉闞沒有再來過朐忍,更沒有見過鹽城的模樣。此次路過,他發現這鹽城地格局,竟然是依照著樓倉所建立。不由得想起了當年和巴曼同遊東海郡時的景象,心神也隨之一陣輕松。

抵達東門闕行營之後。始皇帝再一次接見了劉闞。

不過卻沒有像上次一樣,說太多的話。只是簡單的詢問了一下,而後將一方銀印交給劉闞。

“趙高,帶劉郎將向詹事報到。自今日起,駐守後營。”

在大帳中伺候始皇帝的人,依舊是趙高。

看得出來,始皇帝雖然對趙高教導胡亥不滿,但對他依舊信任。特別是這趙高精通刑名,對秦法律例十分熟悉。始皇帝在處理公務地時候。不可避免的還是需要趙高在一旁伺候著。

畢竟,識文斷字的內侍不多,精通刑律地內侍更少。

自秦王政十一年(公元前236年)開始,年二十三歲地趙高以尚書卒史的身份進入秦宮,開始為秦王政服務。如今趙高已四十九歲,為始皇帝整整服務了二十六年,已經成習慣了。

換一個人,未必能如趙高這樣好用。

所以,一時間始皇帝並沒有生出驅逐趙高的心思。而是留在身邊。繼續為他服務。

趙高畢恭畢敬,“老奴遵旨!”

他弓著身子。帶劉闞退出了大帳。

臉上已沒有了第一次見劉闞時的倨傲,反而是一臉卑謙之色,“劉郎將,老奴這裏要恭喜您了!”

劉闞遍體發寒!

早之前,趙高對他可不是這個樣子。

如果不曉得趙高的底細也就罷了,關鍵是劉闞知道這趙高的底細,於是越發感到不正常。

這趙高,說起來還是趙國的王族。不過是疏遠旁支,其祖上在早年間,以質子身份流落大秦。之後秦趙之間的交鋒不斷,連趙高自己都不清楚,他地祖上究竟屬於王族地哪個分支。

母親因為受過刑罰,故而趙高從生下來地那一天起,就是一個賤民。

以賤民之身,而成為始皇帝心腹。這個過程裏,趙高經歷過多少挫折艱難,怕他自己清楚。

這樣一個人,心思深沉而陰毒。

越是在對你笑的時候,心裏面越是對你恨地緊。

如果有可能,劉闞很願意一劍殺了這個家夥。無他,留這麽一個人在身邊,實在太過兇險。

可是,他偏偏殺不得……

始皇帝對趙高很寵信,權且不說。只從官位上而言,趙高官拜中車府郎中令,比劉闞的鷹郎將品秩還高。所以,劉闞只能強壓住內心中的厭惡和恐慌,笑臉相迎,“趙府令實在客氣!

闞以後還需府令多多栽培,府令莫推卻才是。”

“好說,好說!”

趙高皮笑肉不笑,好像是答應,可話語中敷衍之意,只要不是白癡就能夠聽得出來。

兩人一路往後營走,在營門口時,就看見一個三旬左右的男子,氣勢洶洶的從裏面走出來。

“趙高參見公子!”

一見這男子,趙高連忙行禮。

那男子身高大約七尺七寸,體魄略顯單薄,但很健碩。

他看了趙高一眼,又仰著頭看了看劉闞,“趙高,這就是來接替我地郎中嗎?”

“啟稟公子,這位就是劉郎將。奉陛下詔命,前來與公子交接。從即日起,由他駐防後營。”

“富平老羆?”

那位公子哼了一聲,“倒也確似一頭老羆,只不知道本事如何……有空閑時,再來領教一下。”

完,他邁步就走。

可沒走兩步,趙高在他身後喊道:“公子,您還要和劉郎將交接啊!”

“交接個甚!”

這公子冷哼一聲,“人我又帶不走,符節都已給了百裏那老貨。交接……讓他找百裏就是了。”

劉闞感到莫名其妙……

這位是怎麽了?好像吃了槍藥似地。我和他沒什麽恩怨吧,怎麽一副我搶了他老婆一樣?

趙高一笑,卻不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