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九章 大梁城外有賢人(第2/3頁)

也難怪,此次候駕的官員,大都以文官為主。

即便是嬴壯這等武將出身的人,也背著一個郡守的官職。

劉闞是為數不多的武將之

把他安排在城外,倒也不是歧視武將。只不過從各方面來考慮,把武將安排在城外最合適。

大秦以法治國,以勇武為根本。

從這點而言,也不可能出現後世那種重文抑武的現象。

不的不說,始皇帝是一個極有魄力的雄主。

他對自己充滿了信心。所以早在出巡之前,整個行程安排。就昭告了天下。

自鹹陽出,他將先至三川郡,在三川郡接見候駕的官員。但在接見之前。他需要在洛陽停留十日,然後再往滎陽。在滎陽接見了官吏以後,將南下直奔雲夢(今湖北安陸市南),遙祭死在九嶷山的舜帝姚重華。接著再乘船順大將而下,過丹陽(今安徽當塗縣西北)。抵達錢塘。

抵達錢塘的目的,是為了登會稽山。祭祀禹帝。

然後過吳縣(今江蘇蘇州),走江乘(今南京市東北)渡大江而被,沿大海至瑯琊,在去芝罘山。

走平原津(山東省平原縣西南古黃河渡口),北去上郡。

最後再由上郡,回轉鹹陽。

去什麽的方,走什麽路線。詔令中寫的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始皇帝似乎根本就不怕什麽六國余孽在路途中尋事。甚至說,他很可能想借由這一次巡狩,將那些謀逆份子全部吸引出來,一網打盡。古往今來,似乎很少有皇帝能如始皇帝這般勇氣,讓人不的不欽佩一下。

如果能成功,始皇帝可以徹底消滅六國余孽。

如果六國余孽不上鉤……那他也可以借此巡狩機會,令天下蒼生心安,徹底斷了那些謀逆者的心思。反正不管是什麽結果,始皇帝都不會輸。

這也讓劉闞對始皇帝越發的敬重起來。

距離始皇帝抵達滎陽。還有大約二十天的時間。

劉闞呆在滎陽。感覺好生無趣。沒辦法,來這裏候駕的官員。他大都不認識。除了王恪嬴壯和李由三人之外,整個滎陽城,劉闞再無一個熟人。而嬴壯三人,各有各的***,也不可能整天的陪伴著劉闞。開始的時候,劉闞還有些興趣,可兩三天過去後,他可就煩了。

甚至在一次宴會上,看著滿堂的官吏。

劉闞甚至不無惡意的猜想:如果天下大亂,這屋子裏的人,還有幾個能活下來?

三川郡的冬季,來的遠比泗水郡早。

這一天,劉闞正在軍帳裏翻看唐厲送給他的那部《尉僚子》,帳簾突然挑起,一股寒風湧入。

只見賈紹搓著手走了進來,一邊走一邊說:“怎的今年的天氣這般凍人?”

劉闞不禁啞然失笑,“紹舍人,你一個土生土長的三川郡人,怎麽連家鄉的天氣都受不了呢?”

舍人,有兩種意思。

一種是豪門大戶家中的門客,另一種則是官職。

賈紹如今還是白身,這舍人的身份,自然是頭一種含義。不過,門客也有三六九等,賈紹這個舍人的身份,就類似於劉闞的幕僚。他頓了頓足,毫不客氣的一**在劉闞對面坐下。

“紹雖是三川郡人,可今天的天氣,的確是不尋常。

往年這個時候,雖已天冷,但卻不似這般寒意凜凜……呼,今年的冬天冷,可是不好熬啊!”

著,他朝著手上哈了一口熱氣,順手端起書案上的一杯溫酒,美美的飲了一口。

“主公,還記的何公臨別之前,和您說過的事情嗎?”

何公,就是那已去了鹹陽,如今在大秦朝中擔任博士職務的叔孫通。

劉闞一怔,疑惑的看著賈紹道:“甚事?”

“呵呵,紹就知道,主公可能把這件事情忘記了……何公走之前,曾向您推薦過一個人。”

“啊!”

劉闞先是一怔,旋即想了起來,“若非紹舍人提起,闞幾乎忘記了這件事。”

叔孫通去鹹陽之前,曾經對劉闞說過:他麾下的人才雖然不少,但是還缺了一個能掌舵的人。

所以,叔孫通給劉闞推薦了一個人,那就是住在大梁城外二十裏小王莊的公叔繚。

只不過,劉闞從平陽回轉樓倉之後不久,就發生了呂雉那件事情。呂雉死後,劉闞忙著尋找劉季和劉肥父子的下落,把叔孫通提到的這件事情,幾乎給拋在了腦後。當然了,以樓倉當時的情況,劉闞也不可能輕易的離開。畢竟他是泗水都尉,怎可能隨便就擅離職守呢?

而請人這種事情,又不可以隨隨便便讓人代勞。

看叔孫通當時鄭重其事的樣子,就說明他推薦的這個公叔繚,怕非是等閑之輩。若是普通人,一紙征召足矣。但真正有本事的人,卻需要釋出足夠的誠意。劉闞就算是什麽都不懂,也知道後世三顧茅廬的典故。那些有本事的人,個個脾氣古怪,可不能隨隨便便的征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