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三章 千字文(第2/4頁)

始皇帝在成功收回了對巴蜀的控制權之後,大度的給予了巴曼許多特權。當然,這諸多特權和當年給秦清的特權不能同日而語。可是對於巴曼而言,足以建立起一支和秦枳對抗的力量。

蜀中巴人,隨之分為兩派。

秦枳雖然失去了朝廷的支持,但是卻掌握著大筆財富。加上秦枳與許多土著巴人關系密切,所以隱隱形成了一股勢力。而巴曼,憑借巴人商行的力量,加之始皇帝給予的特權,事業也蒸蒸日上。不過巴曼的主要發展方向,是在蜀郡。畢竟,巴棘在蜀郡,能給予她很多支持。

於是,昔日巴蜀,以江陽為界。劃分為兩個部分。

巴曼在唐厲地幫助下,並不急於擴張勢力,而是一步步的發展。

如今,巴曼的主要精力,是向沫水和青衣水流域發展。沫水和青衣水,都是江水上遊的支流。流域之中也是以巴人為主。按照唐厲的規劃,當巴曼在兩水流域站穩腳跟之後,就向江水上遊滲透。如此一來,巴曼就可以在蜀郡徹底站穩,然後徐徐,向東南邛都夜郎國發展。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先巴蜀,後雲貴!

唐厲的這個謀劃,倒也頗符合劉闞地意思。巴曼不可能向巴郡發展。也不能向巴郡發展。

始皇帝需要的是一個分裂,相互爭鬥的巴蜀,而不是一個一人獨大地巴蜀。

不過。巴曼要發展,手裏地資源,相對缺乏。特別是人才,更是巴曼的一個大缺陷。掰著指頭算,審食其曹無傷,由於背著官府地身份,不可能出面幫忙。張蒼年紀大了,又背著一個通緝犯的身份,也不適合出面。至於唐厲可在幕後運籌帷幄。可是實際操辦的人員,並不算多。

江陽佐史李興,倒是向巴曼推薦了幾個人。只是,李興的背後,還有一個龐大的家族。

此人是當年蜀郡太守李冰的後代,他所推薦的人,也大都出自成都李家。如果全部任用的話,勢必會造成尾大不去的局面。必須要有另一派力量出面給予制約,才能更好地發展。

唐厲建議。由劉闞從樓倉抽調幾個人,入蜀郡協助。

經過一番商議,劉闞決定派出周昌苦行者兩人前往蜀郡。再加上已經動身啟程,前往蜀郡協助造紙的程邈,在短時間內,巴曼不需要為人手方面的事情而操心。至於以後?到時再說吧!

“父親!”

門外傳來了一個童稚地聲音。

一個五歲大小的童子,走進了書房。

“平安,有事嗎?”

看見這童子,劉闞的臉上。立刻露出了一絲笑意。

童子。正是劉闞的兒子劉秦。平安是劉秦的小名,年方五歲的他。非常聰慧,已經能讀書識字。

呂不止一次的和劉闞提起,想要給劉秦找個老師。

只是劉闞回到樓倉之後,就趕上了那場災禍。之後一直忙著處理各種事情,沒有時間考慮。

要說起來,樓倉鎮裏,能識文斷字的人可不少。

不論是陳平也好,曹參也罷,還有蒯徹安期賈紹,包括劉闞在內,都可以教導劉秦。

但呂卻都不滿意。

“道子長於陰謀,所學陰鷙;蒯徹賈紹精於詭辯,也非良師。曹大哥倒是正常一些,可前些日子,我發現他居然在教平安老莊之術……我不是說老莊之術不好,可平安才不過五歲啊。

我覺得,應該教給他一些正常的東西,適合於他這個年紀地東西。

太深奧的學識,實在不適合平安現在的年齡……阿闞,你還是想想辦法,看能否再找個人?”

哈,這可真的難壞了劉闞。

他如今公務也很繁忙,哪有時間考慮這些?

再說了,他認識的讀書人,除了樓倉這些個擅長於陰謀詭計的家夥之外,大都是朝中官吏。

劉秦走到劉闞身邊,“父親,奶奶讓您過去一趟。”

“現在嗎?”

劉秦點點頭,“還有,娘讓孩兒問您,什麽時候給孩兒找個先生?“哦……”

劉闞放下筆,把公文折起收好,然後一把抱起劉秦。

一邊走,一邊笑呵呵的說:“平安喜歡讀書識字?”

“是!”

劉秦撓撓頭,卻羞澀一笑,“不過我不喜歡道子叔叔他們教給我的東西,好悶啊!”

想想也是,曹參教的是道德經,陳平蒯徹他們教地,是陰符經,商君書……安期還好一些,傳授的是黃帝內經。這些東西,連劉闞都看著頭疼,更不要說一個年紀只有五歲的孩子。

“等爹爹閑下來,一定專門編一本平安喜歡的書!”

話說出來了。可就一定要去做。

可是教給劉秦什麽呢?

英語之類的肯定不太可能……而劉闞前世所學的東西,大都與時代不符。劉闞抱著劉秦,一邊走一邊想。絞盡了腦汁,當劉闞快走到後宅院門口的時候,腦海中突然閃過了一個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