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3/3頁)

叔孫通顯得很高興,“通自然沒有意見。阿闞前往濟北郡,我這個做兄長的,又怎能袖手旁觀。

不過……”

劉闞心裏一緊:莫非他還有其他想法?

叔孫通說:“此去濟北郡,關系方方面面,情況極為復雜。且齊地多鴻儒,飽學之士多如牛毛。通希望能從郡守身邊再借調一人……只是不知道,郡守能否割愛?”

李由一怔,“叔孫先生想要何人?”

“吳辰!”從叔孫通的口中,吐出了一個極為陌生的名字。

劉闞從未聽說過這個人,不由得疑惑的看了一眼李成,那意思是說:你知道吳辰是什麽人嗎?

李成,眼中流露出迷茫之色。

李由笑了,“原來先生是要我那師弟出面……恩,吳師弟精通刑名之學,遠勝於由。若非尚不足入仕年紀,家父早就把他調回鹹陽去了。他留在我這裏也沒什麽事情,隨劉兄弟一同前往濟北郡,倒也算不得什麽難事。這樣吧,這件事我答應了,只不過我還有一個條件。”

劉闞聽明白了。

原來這吳辰,居然是李斯的學生。

想必是因為年齡的關系,所以還沒有入仕,故而留在李由身邊。

劉闞不明白帶上這吳辰有什麽關系,可想來叔孫通不會無的放矢,這個人一定是有大能耐。

當下道:“郡守請講當面。”

“我那小師弟與我父親是同鄉,也是我父親最看重地學生。他記憶力極其驚人,有過目不忘之本領。只是身子骨……劉兄弟帶他去,還請多加照顧,莫要累壞了身子,由這裏拜托了!”

原來如此!

劉闞連忙起身答應,又是一番感激。

帶眾人重新落座之後,李由神色一肅,鼓掌示意親隨清空庭院,“在座幾位,都將卷入梁父山之事當中。由也就不在隱瞞,不妨實話交代。梁父山之事,據由所知,似乎遷涉頗廣。

其中那田三分的意思,我也大致上有了一個了解。

最讓人難以揣摩的,就是晏子生生這句讖語。依照讖語所言,唯有這齊晏子出現,才會有田三分的局面。問題是:齊晏子何人?齊田不足慮,而這晏子才是心腹之患。如今濟北郡已經是人心惶惶,更大有向齊地繼續擴散的趨勢。都尉當務之急,就是要找到這個晏子。只要能拿住晏子,余者皆不足為慮。此事迫在眉睫,望都尉盡早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