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三章 叔孫通(第2/3頁)

劉闞和李成的關系不錯。

當年一起在北疆並肩作戰過,可說得上是過命地交情。然則劉闞隱隱感覺到,李成並不只是擔任他助手那麽簡單。只怕他還擔負著其他地使命……比如說,負責監視自己的行動?

否則又何必多此一舉,專門給他安排了一個左監地官職。

而且,有李成隨行,許多事情都感覺不太方便。這也讓劉闞多多少少的,感到了一絲不快。

“其實,這也正常!”

當私下裏,劉闞將心中的想法告訴蒯徹的時候,蒯徹卻出人意料的笑了。

“大公子看重都尉,而今都尉已經入了陛下的視線,如果這次做的好了。他日陛下必有大用。陛下子嗣眾多,難保不會有人出面拉攏。雖然大家都認為大公子將來會繼承皇位,可是這太子之位一日沒有確定下來,大公子一日不得安寧。大公子想必也是擔心,才派人過來。”

“鹹陽城中,還有人能和大公子相爭?”

劉闞的腦海中,立刻浮現出了嬴胡亥的名字。

不過。嬴胡亥如今才不過九歲。聽說甚得始皇帝地喜愛,但想要對扶蘇產生威脅。卻不可能。

蒯徹輕聲道:“大公子監軍於北疆,遠離鹹陽。

陛下現在又多疑而剛愎,難保不會出現意外。前兩日我和李左監閑聊時,偶然聽到了一些事情。

三公子嬴將閭,如今為藍田大營將軍,幾乎與大將軍府平級。直接聽命於陛下。你也知道,藍田大營原本就戰鬥力驚人,現在又把都尉軍納入其下,可稱得上是關中的第一精銳。中尉軍雖然善戰,卻比不得藍田大營人多勢眾。加之藍田大營監控武關。公子將閭風頭甚勁。

有這麽一個人在,大公子如何能不擔心呢?”

這皇家內部狗屁倒灶的事情,自古以來就多不勝數。

只不過,劉闞的確是沒聽說過嬴將閭的名字。史書中有這個人的記載嗎?劉闞記不清楚了。

但毫無疑問,隨著自己的地位提高,難免會遇到這樣地事情。

劉闞忍不住苦笑了一聲,輕輕搓揉面頰,感到非常的無奈。既然已經走到了這一步,有些事情也是難免地……且走一步看一步吧。但願不要因為這個嬴將閭,而讓自己涉足太深。

房門被人叩響,李成出現在門外。

“阿闞,我們該去見李郡守了!”

李成的年紀比劉闞大,雖然官職沒有劉闞顯赫,可畢竟是名將之後,在朝中也算是頗有根基。

劉闞可不敢托大,即便是李成不同意,但劉闞還是要他稱呼其名。

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拉近二者之間的關系。李成也拗不過劉闞。只能聽從了劉闞的建議。

“老蒯,你和林在驛館中等著。不要隨意走動。我回來之後,還有事情要和你商議!”

劉闞吩咐完畢,整衣冠和李成離開了驛館。

雒陽城,曾經是東周都城。自公元前二五六年,秦軍大將嬴(音jiu一聲平)攻陷雒陽,俘虜了周王姬延之後,雒陽就變成了三川郡治所所在。雖歷經戰火,但經過四十三年的治理,雒陽已恢復了往日地繁華。經緯式的城市街道,走在其中,仍能感受到那森森王氣。

三川郡府衙,坐落於雒陽大道上。

劉闞在李成的帶引下,來到府衙門口,遞上了名剌。

很快的,郡守府府門打開,李由一身盛裝,大步流星的走了出來。

一見劉闞,李由大笑著上前兩步,和劉闞來了一個非常熱烈地熊抱。劉闞和李由,也不是第一次見面。此前劉闞從北疆回轉樓倉時,兩人在滎陽有過一次會面,但卻沒有太過深交。

那時候,劉闞還只是一個徘徊在大秦權力中心邊緣的人。

一晃兩年過去,李由依舊擔任著三川郡郡守,而劉闞卻已經正式的進入了始皇帝的視野。

李由雖然是駙馬,卻也不敢有絲毫怠慢。

“劉兄弟,兩年不見,你做得好大事業,連陛下都知道了你的名字。

程公紙一出,天下為之震動。前兩日我與雒陽士子聚會的時候,提起你來,大家都是交口稱贊。

對了,一會兒我還要為你引介一人,他可是對你頗為好奇。原本他準備前往鹹陽,可聽說你要來,就留在我這府中,專程等候……來來來,酒宴已經備好,咱們先吃酒,再說正事。”

說著話,李由牽著劉闞的手臂,兩人並肩走進了府衙。

天已過未時,酒菜已經擺好。

在大廳裏,劉闞意外的見到了一個熟人。

甚至連李成都覺得奇怪,忍不住開口問道:“馮敬,你怎麽會在這裏?”

馮敬,正是大將軍馮劫之子。和劉闞也算是有一些交情,當初在永正原的時候,曾交過手。

隨著北疆戰事地結束,有不少將門子弟陸陸續續的回到了鹹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