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四章 秦清的條件(第3/3頁)

看到審食其懂事地退到一旁。秦清滿意的笑了。

秦曼打開了包裹,裏面是一個香樟木匣子。打開木匣,秦曼從裏面取出了一摞寫滿隸書的程公紙後,有從匣子裏拿出了一個長條形的套筒。倒出兩管毛筆。

毛筆,自古有之。

但是秦代地毛筆,多是分簽蘸墨。筆頭很硬。墨水多了,就會往下滴,汙臟了錦帛;墨水少了,就會變得很費事兒。至於蒙恬造筆的傳說,還沒有出現。至少劉闞在北疆。發現蒙恬也是用這種硬筆頭的毛筆寫字。劉闞前世地國學功底不差,對毛筆的制作方法。也多少了解。

只是之前由於紙張沒有出現,劉闞也就沒有想起來。

程邈造出了程公紙以後,劉闞就立刻聯想到了筆墨紙硯這文房四寶。墨和硯台,劉闞可不是很了解。於是就只做出了兩管毛筆,在經過了三十天的嘗試之後,終於達到了他的要求。

“這是什麽字?”

秦清乍看紙筆,愣了一下。

等她看清楚那紙上的隸書之後,更忍不住驚訝地叫了起來。

大秦以篆書為主。大篆也好,小篆也罷。書寫起來非常的麻煩。而且也不太容易辨認。至少作為民間推廣而言,有一定地難度。可是隸書卻不一樣。在篆書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改變,使得文字變得更加容易辨認,書寫起來,也會方便很多。大秦統一文字,已經有六年了。

但是推廣的效果並不是很好。

其主要的原因,就是篆書的結構復雜。

秦清何許人也?

乍一看這隸書之後,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妙處。篆書,可作為公文等方面專用的文字,隸書則能夠加快文字的推廣……她撫摸程公紙,又把玩了一會兒毛筆,突然擡起頭,看向秦曼。

“這是……”

“奶奶,這紙張和文字,出自劉都尉的幕僚之手……就是那早年間曾在朐忍做獄吏地程邈。”

程邈?

秦清對這個人有印象。

朐忍是巴郡治下,作為巴蜀地土皇帝,秦清對於治下的人和事,多多少少都有了解。只是先前他不喜歡插手具體地事情,所以對程邈的事情,也就聽聽而已。再說了,當時程邈不過一個小人物,並沒有多大的名氣。秦清雖然知道這個人,但是並沒有對程邈投注太多關注。

聞聽不由得扼腕嘆息。

“沒想到,我巴郡治下曾有如此人物,倒也真是可惜了!”

她說這番話的時候,手有點顫抖。

紙筆的出現,讓秦清清楚的想清楚了其中的含義……

這個劉家小子的心,可真的很大啊。紙筆出現,將會造福於天下的讀書人。如果推廣起來的話,他將虜獲天下讀書人的心。這可不是一件小事!說更大一點,如果劉闞將來真的想要造反,那麽憑借他發明了紙筆這一點,就足以讓六成以上的讀書人,蜂擁而至他的麾下。

突然間笑了!

秦清問道:“劉都尉可是求你,托我出面,把這紙筆隸書,呈現給陛下?”

這的確不是一件劉闞自己就能出面的事情。

原因非常簡單,朝堂之上的明白人多了去,秦清能想明白的事情,保不齊別人也能想明白。

更不要說精明如統一了天下的始皇帝。

唯由請一個始皇帝極端信任的人出面,才能保住劉闞的名字,更能讓始皇帝不會生出懷疑。

而這個人,劉闞考慮了很久,也只有秦清。

這個小子,倒也沒有因為自己的功勞,而忘乎所以嘛……秦清在不知不覺中,對劉闞有高看了幾分。

秦曼沒有回答,但她的表情,卻已經出賣了她的心思。

秦清閉上了眼睛,沉吟半晌之後,突然睜開眼睛說:“曼兒,你立刻派人去樓倉,告訴劉闞……

我出面可以,但他必須要答應我一件事情!”

秦曼連忙問道:“什麽事?”

秦清微笑著揉了揉秦曼的腦袋,“你就不要管了……告訴那劉闞,立刻前來巴郡見我。那件事情,我必須要當面和他說清楚。若他答應了,萬事皆休;若他不答應,我絕不會出面。”

秦曼一怔,凝視秦清半晌。

突然,她好像想到了什麽事情,粉靨唰的一下子羞紅,螓首低垂,可這心裏面,卻甜滋滋。

陪老媽吃飯,結果被老爸灌了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