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三章 扶蘇另一面(二)(第2/3頁)

關中我們可以暫不去考慮,但是山東,特別是泗水、碭郡、陳郡和南陽一帶,卻是非常危險。

大江之南,有好勇鬥狠的越人,而且能打造出精良的武器。

如果這些地方一旦出現叛亂,我大秦甚至可能派不出兵馬去平亂,而半壁江山將從此失守。”在始皇帝的眼中,扶蘇或許真的是有婦人之仁。

可實際上呢?始皇帝之所以不滿意扶蘇,也許並不是所謂的婦人之仁,而是兩者間的政見不同。不可否認,始皇帝嬴政的確是天下少有的明君。至少在六國統一之前,他地確很英明。然後統一天下之後,始皇帝逐漸變得剛愎自用,在很多事情上,不似當年般從諫如流。

就以這秦法地推行而言,始皇帝就過於迷信自己的能力。

而扶蘇恰恰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才建議始皇帝放緩秦法推行地速度。一步一步的逐漸

於是乎,父子兩人地分歧就出現了。

蒙恬說:“既然如此,你把他派回去。難不成還能有什麽大用處?”

扶蘇點點頭。“如今故楚之地,有妖言惑眾。說什麽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甚至還扯到了先賢的身上。我們都知道那是胡說八道。可百姓們卻未必知道。而這種流言,又恰恰無法斷絕。長此以往下去,楚地必然會成為我大秦心腹之患。所以,必須要有一個強力之人駐守。

我已向父皇請奏,設立泗水都尉

楚地若亂。必然是由南向北……泗水郡地處南北之交。首當其沖。壯叔父雖可信任,然則能力卻不足。這一點,從那洪澤盜匪一事上就能夠看出。若非老羆,怕洪澤至今仍不安寧。

我們需要一個年輕的,有強硬手段,知曉進退地人物駐守泗水郡。

這個人必須要在泗水郡有一定地根基,同時又要對我大秦忠心耿耿。我想了很久,唯有那老羆最為合適。之前的事情且不去贅述,從他在富平的表現來看。這個人冷靜。足智多謀,能隨機應變……他以往做過的事情。已經表明了他是一個手段極其強硬,甚至鐵血地人物。

他是老秦人……

不管他是不是劉悚的後人,他身上的老秦烙印,卻是誰也無法抹去。

此外,他與南疆任囂,關系密切,可稱得上是師生之誼。而他在樓倉有大片的土地,泗水花雕雖然已經關閉,可杜陵酒神之名,至今仍被人傳唱。這個人,正是我心中的合適人選。”

扶蘇地這一番話,著實打動了蒙恬。

他沉吟片刻,“大公子所言極是。只是他年紀剛滿二十,就擔任校尉一職,未免會有人不服吧。”

扶蘇笑了,“誰不服?”

“這個……”

“我已經打聽到了,此人今年雖在北疆,但是卻和清老聯手,在東漢修造鹽城。以清老之睿智,等閑人莫說和她合作,就算是正眼看上一下都很難。可是清老卻選擇了老羆,正說明她對老羆地看重;而且壯叔父對他也非常賞識。你也知道,父皇對壯叔父,也頗為看重。

拋開這一切不說,以他在北疆立下的功勛,當個都尉綽綽有余。

白土崗以數百人三戰三勝,斬首超過兩千人;富平血戰,為我大軍調度爭取到了足夠的時間,斬首過萬。氣死屠耆、斬殺呼衍提……匈奴四角,有一半死在他的手中,還有奪取朐衍,奇襲臨河,殺敵更超過萬余。如此功勛,若早生十年,莫說一個都尉,就算當將軍,父皇也不會有任何意見。更不要說他研制出來的燕酒,在此次大戰中,令我秦軍活命無數。”

如果不仔細算,還真就說不清楚。

扶蘇所說的只是劉闞在明處的功勞,其中牽制,阻敵等由個體行動而產生出來的全局影響,更是難以估量。

蒙恬掐指頭算了一下,不由得苦笑連連。

“如果這麽計算的話,這家夥至少也要連升三爵啊……娘毒子,二十歲地左庶長,當都尉倒也說得過去。

大公子考慮地甚是,以目前的狀況而言,劉闞地確是個合適的人選。”

“而且,這樣一來,也能讓上將軍少一些麻煩。”“麻煩?”

“裨將軍心裏可憋著火呢!”扶蘇忍不住笑道:“他不敢對你發火,不敢對我發火,可保不住會拿老羆出氣。若劉闞留在河南地,兩人難免會有碰頭的時候。我可聽蒙克說了,那老羆是個火暴性子。萬一和裨將軍頂起來,依照軍紀可是頂撞上官的罪名,你到時候保不保?”

“啊,這麽嘛……嘿嘿!”

蒙恬也笑了起來,“我倒是忽略了這件事,如果劉闞留在河南地,還真是一件麻煩的事情呢。

不過,大公子如此為那劉闞謀劃,恐怕另有目的吧。”

和扶蘇的關系太近了,蒙恬說話也沒甚顧忌。扶蘇呢,也不是一個拘泥於小節的人,聞聽之後,輕輕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