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一)(第2/2頁)

就連徐公,也正襟危坐。

竹尺輕擊於弦上,那女子纖纖玉手,隨之傳花蝴蝶一般的變化著,移動著。

慷慨激昂的樂曲,從那尺下,弦上,手中流出。那種感覺,足以讓人的心,為之澎湃。

所有人都不敢出生,甚至在走路的時候,都放慢了腳步。

徐公的臉色,卻漸漸的難看起來……

劉闞沒太多音樂細胞,只覺得這曲子慷慨激昂,悲壯的讓人感覺血在燒。可除此之外,再也沒甚感觸。甚至還有一種很怪異的感覺,這樣的曲子,從女子手中發出,不倫不類。

“這是什麽曲子?”

劉闞發現堂上的人們,表情有些古怪。

蒯徹見周圍沒人注意,忙探身在劉闞耳邊輕聲道:“主人,這就是著名的易水送別。”

易水送別?

劉闞沒反應過來。

蒯徹的聲音很小,並沒有引起別人的注意。

他就坐在劉闞的身後,於是壓低聲音解釋道:“就是那荊軻別離一水時放歌的易水送別。”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劉闞頓覺一股寒意竄起,扭頭看著蒯徹,那意思分明是在詢問:這曲子,不是被禁了?

沒錯!

荊軻刺秦,天下人皆知。

而易水送別,也因荊軻而名傳於世。起流行的成都,不僅僅是局限於擊築。甚至有人改成了琴、笙、鼓、鐘等八音齊奏的大樂曲。有井水處,就能聽得到有人哼唱此曲。

教司樂坊中,若不會演奏此曲,就會被視作外行。

雖然,始皇帝下令禁止,可實際上呢,除了在秦地之外,山東六國所在,基本上不予奉行。所謂禁者自禁,彈唱者依舊彈唱。這曲子非但沒有息聲,反而越禁越是流行。

徐公的臉色很不好看,卻也圖之奈何。

這是風尚,這是潮流……

所謂法不責眾,全天下的人都在傳唱,難不成你殺得了世上所有人?只是作為老秦官吏,徐公心裏總歸是不太舒服。臉色有些陰沉,眉頭微微蹙著,輕輕的哼了那麽一聲。

一曲樂畢,眾人齊刷刷的鼓掌稱贊。

那女人捧築禮謝,正要離去時,卻見一中年男子,驀地從堂下站起來,沉聲道:“音亦有情,你擊築手法雖然精妙,然則卻未能把握住其中的真髓,卻是糟蹋了這首曲子。”

此人身高八尺,體態修長,略顯單薄。

頭裹紅藍相間的頭幘,一系青衫,更襯托著卓爾不群的氣質。

他走到堂上,厲聲對那女子道:“若心中無慷慨悲歌之豪氣,若無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願往之的心,就算是你手法再精妙,終究是是落了下乘,只能奏出其中精髓之一二。”

那女子,是宋子城中一等一的擊築大家。

自學會這一曲易水送別之後,從沒有被人如此的指責過,一時間那俏臉,漲的通紅。

“你是何人?”

易水樓的主人家站起來,厲聲喝道:“此乃徐公之壽宴,你竟敢如此放肆,莫非尋死?”

那中年人淡定一笑,從女人手中接過築。

跪坐下來,把築放在身前,“正因徐公壽宴,在下才要獻醜,以為徐公賀壽,不知可否?”

注:築,自宋代以後失傳。千百年來,只見記載,未有實物。但1993年,考古學家在長沙河西西漢王後漁陽墓中發現了實物,當時被文物界稱之為新中國建國四十余年來,樂器考古的首次重大發現。

學術界也成這漁陽築,為天下第一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