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道與技(第2/2頁)

言下之意就是說:你先讀一下兵法吧,否則我連和你辯論的興致都沒有,差距太大了。

灌嬰被蒯徹幾句話憋得臉通紅,卻是有火發不出來。

那邊蒯徹一臉真摯的從褡褳裏翻出來了一卷木簡,鄭重其事的遞給灌嬰。

劉闞在旁邊直笑得肚子疼……

什麽叫做差距?這就是差距!

話語中不帶半個臟字,直接就把你給鄙視了,然後你還要感恩戴德的去謝謝人家的指點。

灌嬰的臉一會兒黑,一會兒紅。

“算你狠!”他一把搶過蒯徹手中的木簡,氣呼呼的把馬鞭和韁繩扔給劉闞,轉身往車廂裏鉆。

蒯徹後面緊跟著說:“知恥而後勇,君他日成就必然不俗。”

這話說的是一個叫正經,正往車廂裏鉆的灌嬰,險些趴在車上,一種欲哭無淚的感受,油然而生。

劉闞接過了馬鞭,在後面笑道:“灌大哥,這就叫做宜將勝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啊,那個啥。”

“哪個啥?”

灌嬰露出頭來。

不可沽名學霸王!劉闞心裏嘀咕:不過那位霸王,如今恐怕正活的滋潤吧。

就這樣,同行的旅伴多了一個人,使得這旅程變得熱鬧了許多。比起程邈的一本正經的說話方式,蒯徹的牙尖嘴利,讓大家平添了幾分歡笑。至少,劉闞就是這麽覺得。

當然了,蒯徹不可能針對劉闞,所以火力都放在了灌嬰身上。

而灌嬰也是愈挫愈勇,每次落了下風之後,就立刻閉上嘴巴。待到片刻之後,又開始鬥嘴。其結果嘛……自然就不用說了。百戰百敗的戰績,也成了劉闞笑話灌嬰的資本。

不過這樣一來,大家的關系,似乎悄然的拉近了許多。

秦開,故燕名將。戰國時,北方東胡在遼河上遊崛起,並對當時的燕國造成了極大威脅。

為避其鋒芒,燕國以秦開為人質,入居東胡。

秦開趁機了解的當地的環境和東胡的虛實,並且掌握了東胡人所擅長的騎射戰法。

在燕昭王即位之後,秦開逃回了燕國。用十二年時間,組成了一支極為兇悍的騎軍,將東胡一舉擊潰。而後東渡遼河,取地兩千余裏,直達滿番汗為界。那滿番汗,就是後世的鴨綠江。

若論騎戰之法,秦開算得上出色。

不過其後人就遜色了很多,最為出名的人,就是那隨同荊軻刺秦的燕國勇士秦舞陽,就是秦開的後人。

劉闞偶爾也會翻閱一下這卷兵書,但是興趣似乎不是太大。

前世出身於軍人世家,家裏面典藏了許多古兵書,劉闞也算是有過極其海量的閱讀。

更多的時候,他會和蒯徹辯上一辯。

與對灌嬰那種尖酸刻薄的口吻相比,蒯徹對劉闞倒是客氣了不少。

這一路下來,劉闞的的確確是知道了許多他聞所未聞的事情,對於這個時代,更多了一分了解。

在聊城休整了數日之後,一行人過衛河,直奔巨鹿郡。

又十數日,在入冬後的第十九天,劉闞一行人,終於抵達宋子城。

斜陽中,看著那殘破的古城,劉闞突然生出了一種奇怪的感覺,這座城……並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