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六章 四猛八大錘(四) ( 4654 )(第2/3頁)

荀不能投董,卻不代表……想必父親就是這個意思。可是,若父親不在,我又有何意義?

荀一笑,“夫人,也無需太擔心了。事情或許沒有想像地那麽糟糕,我們且靜觀勢態發展。”

“夫君既然這麽說,那妾身也不在贅言。我去看看郭家妹子,深夜喧嘩,元休母子也都沒有休息好。等晌午時,我帶元倩幾個去丞相府,拜望一下幾位夫人和公子,你在家好好休息。”

“有勞夫人!”

唐氏抱著荀粲出門了。

荀惲仍坐在書房中,沒有離開。

“父親,您難道真的……”

“子倩,你聽好了!”荀的臉色一變,格外嚴肅。他站起身。轉到了書桌後面,提筆疾書,而後把一封寫好了的信紙放入一個竹制信筒,滴上極低封蠟,交上火漆,最後押上印信。

“把這個收好。如果有一天。城真的破了,你的任務非常重,不僅僅是要守護好你母親和兄弟,還有丞相一家,奉孝一家,長文一家……你都要把他們保護好。等風聲過去,你拿著這個去找涼王……什麽都不要說,聽從涼王的安排。我相信,他一定會給你們妥善安置。”

“父親……”

荀眼睛一瞪,荀惲到了嘴邊的話。最終沒有說出來。

他點點頭,接過了荀手中的竹筒,貼身放好。

荀長嘆一聲道:“子倩,你要牢記!守護好咱們這一家人,個人地安危,抵不過家族地興盛。”

“孩兒絕不忘懷!”

荀說:“下去吧,我有些乏了。需要安靜一下。若是城上來人,就直接帶他過來見我吧。”

荀惲躬身退出了書房,隨手關上房門。

而荀,靠在太師椅的靠背上,閉上眼睛,臉上流露出無比寂寥而落寞的神采。

許昌的局勢,越發危急起來。

一轉眼,十天過去。沮鵠在停止了兩日攻擊之後,對許昌再一次發動了猛攻。許昌城頭,如同浸泡在血水之中。鮮血順著馬面墻流淌。滲透入墻體中,令恢宏的城墻,變成了血色。

白天攻擊,晚上也不消停。

沮鵠用盡了辦法,繞著城挖地道。在城外搭土台……總之,只要是能想出來地手段,沮鵠就會用上。同時,許攸還命人書寫傳單,裹在箭支上射入許昌城。傳單上的內容很簡單,就是告訴許昌守軍。他們已經沒有希望了。董已經占領了陳留,十五萬大軍攔住曹操的去路。

投降吧!

只要投降,我們絕不會將爾等如何之如何!

大致內容就是這樣,可是對許昌來說,其效果甚至超過了沮鵠大軍的圍攻。

一手硬。一手軟!

倒也是好手段。荀一開始。還命人鎮壓,但是到了後來。也放開了。這謠言啊,往往是越堵流傳的越快。局勢已經到了這一步,每天徐州軍射入城中幾萬份傳單,怎可能隱瞞呢?

軍心動搖,士氣低落。

曹彰在三天之中,斬殺了十一名企圖開城投降地將領。

鐵血的手段,的確是令情況穩定了一些。可荀清楚,越是這樣,危險性怕也就是越大。

關公手臂上的箭傷已經好的七七八八。

自年初以來,連續兩次被射中,於關羽而言,無疑是一種奇恥大辱。

所以,箭傷剛一封口,關公就向沮鵠請命,要求帶人攻打許昌。沮鵠說是主帥,但奈何關公地身份特殊。想要阻止,阻止不住;不去阻止,萬一再有個三長兩短,可沒法向劉備交代。

可愁壞了沮鵠……

這一天,關公再一次前來請命。

許攸笑道:“君侯莫要著急。許昌城遲早落入我等手中,關中兵馬被劉辟糾纏,無法騰出手來。但是,我今晨得了一封急報,那陽鄉婁圭,在當地招兵買馬,已經近萬余人。據說,他們準備奪回陽翟……君侯,若不先解決那婁圭,一俟他們占領陽翟,與我軍可是大大不利。沮鵠也說:“是啊,君侯。我軍主力如今都集中在許昌,難以抽身。婁圭賊眾,非君侯不可破。君侯何不先擊潰婁圭,奪取陽鄉。然後回師許昌,我們兵合一處,定能拿下這許昌城。”

關羽這個人,有點好大喜功。

而且經不起別人地誇贊。聽沮鵠許攸都這麽說,關羽這心也動了。

的確,陽鄉不平定,始終是個麻煩。不如平了陽鄉,不但免除後患,更能讓潁川穩固起來。

當下關羽點齊三千校刀手,回轉陽翟。

許攸還想再給他增添些人馬,可是卻被關羽拒絕。

“婁圭習授,雖有萬余人,但是在關某眼中,卻不過烏合之眾。三千校刀手足以,且待我平了陽鄉,再取許昌。”

二話不說,領著兵馬就走了。

目送關羽離去,許攸和沮鵠都忍不住長出一口氣,心裏道:總算是把這位爺給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