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二章 關中總動員(一) ( 6482 )(第2/4頁)

婁圭一蹙眉,輕輕點頭。

二人一起走進了客廳,就見蒯良站在廳堂裏,正背著手,看那墻上的一副字畫。

聽聞腳步聲,蒯良轉過身來。見婁圭和習授一起來,蒯良一笑,上前拱手道:“子伯,元幹,一向可好?”

婁圭說:“怎麽比地長安大學士的快活?”

蒯良如今在長安太學院中擔任大學士一職,表面上看是沒有什麽實權,可實際上這太學院直屬於禮部尚書石韜的治下,歸承明殿所轄。這身份和地位,絕對是處在一種超然的境界。

婁圭這一句話,不免帶著諷刺之意。

蒯良卻恍若不覺,笑道:“子伯還是當年那般模樣。我雖當了個大學士。卻怎能比得了陽鄉侯?”

婁圭的陽鄉侯是漢帝劉協所封。

但世人皆知,漢室正統是在長安,他這個陽鄉侯名不正言不順。蒯良卻提起了他地爵位,讓婁圭不免心中一怔。疑惑地看著蒯良,卻見他滿面春風,不禁問道:“子柔此話什麽意思?”

“無他,只是想子伯知道,陽鄉侯一職,涼王和陛下。都是承認的。”

瞳孔一縮,婁圭道:“子柔,還請明言。”

“哦。涼王聽說子伯有大才,心中頗為愛慕。故而想請子伯前往長安,出任太學院山長一職。

不知子伯,意下如何?”

婁圭冷笑一聲。“只怕是想要我獻出陽鄉吧。”

“子伯此言差矣。常言道。率土之濱,莫非王土。這天下是漢室地天下,這陽鄉也是漢室的陽鄉,何來獻與不獻的說法。如今,偽帝氣運已衰,曹操被阻隔於山陽,怕是難有作為。涼王以為,偽帝雖是偽帝,終究是皇室中人。若在落於宵小之後。於我漢室,無半分好處。

子伯你是聰明人,何必做那逆天之事?

涼王準備經略豫州,結束這天下的動蕩……此乃大勢所趨,子伯何不順勢而為。博一富貴?”

“可笑!”

婁圭冷冷的說:“丞相在巨野大敗袁紹。數十萬大軍怕是指日可抵許昌,何需董操心?再說了。丞相代我不薄,我若在此時獻了陽鄉,世人又該如何說我婁圭?子柔此話,莫要再說。”

在某種程度上,婁圭並不占上風。

蒯良的那句話說的不錯,這天下是漢室的天下,陽鄉也是漢室的陽鄉。董如今占居了皇統,占居了大義。從這一點而言,婁圭雖不願承認,可也不得不承認,他只是個亂臣賊子。

所以,婁圭根本不接蒯良地話岔子,只說曹操的事情。

蒯良冷笑一聲,“涼王既然已經下定了決心,曹操就算有百萬大軍,也休想回轉許昌。”

婁圭這心裏,不由得一個哆嗦。

“子柔這話是什麽意思?丞相和董有協議,五年不交鋒。如今只過去了四年,難道……”

蒯良的目光柔和,幽幽一嘆。

“所謂協議,不過是拿來撕毀地,誰又會真正的在意?這一點曹操清楚,劉備清楚,袁紹清楚,偏我家涼王不清楚?子伯,你是聰明人,當知大勢,又何必拿這件事來說事兒呢?”

“這個……”

婁圭當然也知道,所謂的協議根本就是一張廢紙罷了。

只不過,他沒有想到蒯良會如此赤裸裸,不加半點掩飾的說出來。這和當年在荊州時地蒯良全不一樣。感覺上,此時地蒯良,更像是早年間追隨秦頡時的那個蒯良,言語中肆無忌憚。

環境,也許真的是能改變一個人吧。

習授幽幽道:“子柔,我別的話不說,聽聞涼王遇刺,可是真的?”

“你說呢?”

蒯良淡淡一笑,“其實,涼王千歲也並不是想要你們背主。只是那劉備關羽,乃涼王的仇敵。兩位可能不知道,呂布和涼王是親家,涼王王子的夫人,就是溫侯的女兒。那關羽用卑劣手段,謀害了溫侯。涼王此去許昌,說穿了是要為溫侯報仇。所以,涼王只想從陽鄉借道。

子伯元幹當知道,若涼王真的想要打,區區陽鄉怕是抵擋不住多久。

涼王不想多造殺孽,只打劉備關羽,不動潁川一草一木。如果曹操真地有本事回來,涼王說了,可以把許昌還給他。在此期間,二位可領兵旁觀。到時候涼王退出,你們再掌陽鄉。”

這話說的很好聽,但婁圭和習授,卻知道不過是表面功夫。

既然董已經下了決心,曹操想要回轉許昌,怕是困難重重。

婁圭一咬牙。“若要借道,也不難……董得了許昌,絕不許動丞相家眷一根毫毛,如何?”

“涼王與曹操雖敵對,但也相互欽佩。況且千歲度量恢宏,又怎麽可能做那種無義之事?否則的話,涼王也不會讓王子迎娶溫侯之女,更不會為溫侯報仇。二位當知,溫侯與涼王……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