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四章 溫侯(二)(第2/3頁)

  石韜把黃榮的情況告訴了董俷。董俷在沉思片刻後,開口道:“廣元,明日你命人通知黃榮,讓他至我幕府效力……恩,就讓他擔當我的門下書佐吧。梁道的年紀也差不多了,跟隨我也有年月,也是該外放出去,歷練一下了……恩,就讓他去西川吧,配合閻圃治理地方。”

  這一席話,說的輕描淡寫。

  可是這承明殿中所有人卻知道,李逵這是要大用了。而黃榮呢,也將從此變得不再平凡。

  “另外,顧邵的年紀也不小了,我看也差不多可以讓他出來做事。師兄,明日就讓他去伯威那邊做事吧。為這春閨之事,不曉得有多少牛鬼蛇神混入了長安。伯威那邊現在人手嚴重不足,就讓顧邵去幫他一下好了……還有,公台之子陳明文才出眾,一並入督察院做事。”

  此言一出,顧雍陳宮二人激動無比。

  如今所有人都看得出,董俷在培養董冀。將來的涼王王儲,若不出意外,就是董冀了。

  顧邵陳明二人幫董冀做事,那就等同於是不折不扣的太子黨。將來的成就嘛……怕是不俗。

  董俷接連發出政令,一旁的馬良都記錄在案。

  待這個事情說完之後,董俷又道:“如今汝南被攻破,曹仁兵退臨潁至長平一線,徐州軍怕是不日將會攻入潁川。曹操絕不會善罷甘休,想來對袁紹的反擊,也不會再等待下去了……恩,公台你等當關注近期關中的戰報……另外,通知陸遜,他的計劃很優秀,可以實施下去。”

  馬良立刻在旁邊撰寫文書,奉到了陳宮等人的面前。

  押上承明殿大印之後,董俷又把巨魔令印信交給了馬良,在那文書上押好,自有宿衛領取。

  “另外,三韓等地的戰事已經結束許久,由誰前去治理,你們當盡快擇一合適的人選,呈報與我。”

  陳宮連忙回答:“關於在三韓置郡一事,臣下等已經有了主張……共選出品行優良,才行出眾,且於涼王忠心者兩人。丞相府長史趙戩,質而好學,愛恤於人,不論疏密。曾在大將軍何進府中任職,後太師當政,趙戩雖多次頂觸,不為太師所喜,但所奏言之事全都直指時弊。

  太師死後,趙戩赴西川避難,此人足可以擔當重任。”

  董俷聞聽,卻搖了搖頭。

  這個趙戩說起來,卻是有來頭的人物。漢靈帝時被舉為孝廉,才學出眾,而且為人非常中直。

  董俷倒不怪他在董卓死後,跑去西川避難。畢竟董卓不重用他,趙戩怕也是心中有了芥蒂。

  “叔茂有大才,我早有耳聞……只是他性情儒雅,雖剛直,手段卻太溫和。三韓乃蠻荒之地,其族人多是冥頑不化之輩。我需要一能治理地方者,同時還要有鐵血手段,方能放心。”

  言下之意是說:這個三韓太守,不僅僅是要能治理地方,還要能夠殺人。

  梁習開口道:“殿下,若說治理地方,且具鐵血手段。縱觀關中各地官吏者,唯有兩人可以達到。一是涼州刺史臧霸,有勇有謀。然則其鎮守涼州,同時又兼顧漠北,不能輕易離開……另一人,則是望北郡太守費沃。只是他剛把望北郡治理妥當,卻到三韓,怕是心有怨言吧。”

  梁習所說的不是沒有道理。

  費沃的確是很合適。可論起資歷,說起功勞,費沃足以擔當三公之列。如今還是個太守,而且又要去三韓……說穿了,在許多人看來,去三韓擔任太守,其實和發配的性質差不多。

  陳宮點頭,“臣下剛才所說的兩人中另一人,正是載成。”

  董俷再次搖頭,“載成隨我多年,勞苦功高,不應該再去那苦寒之地。我正擬將他調回長安,絕不可再去三韓。望北郡太守一職,載成也有推薦。可令原尚書裴潛出任……這三韓太守,我倒是有一個人選。馬良,立刻擬文書送往右北平,命賀齊擔任三韓太守,並在那裏興建新羅行營。

  三韓不受幽州管轄,直接納入承明殿治下。

  原乞活軍分為三個序列,郝昭為中軍都督,張遼為右軍都督,田豫為左軍都督。三軍……皆納入巨魔士,由我直接統轄。另,命淩操之遼東海軍加緊打造五牙戰船,隨時準備出兵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