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0章 夏侯蘭(二) ( 5030 )(第2/3頁)

“卻什麽?”董似乎聽明白了,沉聲問道:“梁習,你但說無妨。”

“因大都督連番征戰,使得關中各地物資貧乏。加之新得河內、京兆,以及並幽之地,大小官吏紛紛抽調出去,連帶著本屬於河東的物資,也一起被帶走,造成河東目前的窘困之狀。”

董身後,有孟坦裴元紹韓德等人,雖不是什麽飽學之士,可也都粗通文墨。

聞聽梁習這一番話,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這梁習,分明是在指責董這兩年的行為,有窮兵黷武的意思。這也是對長安所做出的規劃。一種指責。弄不好。這可是要被砍掉腦袋的。

孟坦等人,都是寒門出身,聞聽梁習如此說話,都為他有些擔心。

能看得出來,這梁習是個好官。若是因此而觸怒了董。於百姓,於關中都是一大損失。

孟坦連忙喝道:“大膽梁習,長安之策,豈是你能評價?”

董卻一蹙眉,扭頭細目一眯,嚇得孟坦心裏咯噔一下,撲通撲通的心跳一時間加速了不少。

如今的董,越發具有威嚴。

即便是不說話。可一個細微的動作,都會令人心生畏懼。這,也許就是久居上位而產生地氣度。

反倒是梁習,說出這一番話後,挺起了胸膛。

董上下打量此人,突然道:“既然如此,你為何不上疏朝廷。請求改進?”

梁習說:“非下官不願,實不能也。去歲雒陽鏖戰。河內乃新定,少糧草物資地支援。若河東斷絕供應,則河內必然大亂。而大都督與雒陽,不知關中疾苦,一味求戰。非明公所為。”

反正已經得罪了你。死活都一樣。

梁習挺起胸膛,看著董。絲毫沒有懼色。

董卻是面無表情,細目半閉,和梁習對視了片刻之後,突然道:“把他帶走,我們回安邑。”

“大都督手下留情!”

周圍百姓連忙上前懇請。他們已經知道,面前那如雄獅一樣魁梧的男子,就是虎狼之將。

見董要帶走梁習,眾人連忙上來求情。

董臉一沉,“爾等還不立刻散開。梁習批點政務,非臣下所為。國有國法,非你等能夠明白。各回各家,你等苦楚,我今已知道。朝廷自會有解決之法,勿要多言,速速離開。”

百姓們雖有心為梁習求情,可是董開口時,那股凜然殺氣,令人不敢出聲。

梁習倒是不怕,隨著董一行人回到了安邑。

董換了衣服之後,讓人把梁習帶上堂來……

“梁習,你是聰明人。如今大戰方歇,人心思安,你卻批點朝政,莫非想要制造混亂?”

梁習只是圖一時的痛快,卻忽視了董所說的這一點。聞聽之下,先一怔,不由得冷汗淋漓。

的確,他在大庭廣眾下,批評朝廷地舉措,未免有挑動人心之嫌。

董手指輕輕敲擊桌案,“你這行為,論罪可殺。但我卻知,你也是一心為民。既然你點出了弊端,可有解決之道?若是沒有解決之法,那我就以蠱惑人心之罪,將你立刻斬殺!”

梁習一怔,忙道:“下官口出妄言,實死罪。不過大都督說那解決之法,下官倒有些想法。”

“講!”

梁習深吸一口,沉聲道:“河東有沃土千裏,人口如今也極為充沛。所缺的,只是錢糧物資。下官也知道,朝廷如今也是錢糧緊張,一時間怕也難以解決。所以,下官想出了一法。”

董道:“什麽辦法?”

“河東資源甚多,尤以鹽池最為出眾。只是鹽池開采販賣,卻是極為混亂……大都督何不將鹽池設為官有,再立使者監賣。這樣一來,朝廷可從中收取鹽稅,以購買農具耕牛,供給歸民。如此,歸民可恢復耕種,重建家園,而朝廷也無需支出半分,將來還可以充盈國庫。”

董對這治理之道,絕對是個外行。

不過聽梁習說的似有意思,說不定真的能解決河東目前的問題。

沉吟片刻,他問道:“梁習,你說了這許多,聽上去不錯。但我只想知道,若我任命你為河東太守,需多長時間,能解決河東目前的窘迫?莫要和我說虛透巴腦的話,我要聽實話。”

梁習先是一怔,想了想,大聲道:“三年,若習為太守,只需三年,可令河東恢復桓帝時的景象。無需朝廷任何協助,只需給習一道法令,習就可以做到這一點。三年後,河東將補齊賦稅。”

董沉吟了一下,“既然如此,你立刻給我一道章程。所需要求,盡可提出……梁習,你說三年,我就給你三年。若三年之後,你做不到地話,我絕不會心慈手軟,到時候你需獻出人頭。”

“習,願立下軍令狀!”

董點頭,讓梁習離去。

然後扭頭對李逵道:“怎麽樣,若我命此人擔當河東太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