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七章 議和 ( 5670 )(第2/3頁)

劉備沉吟了一下,再次搖頭,“休整一晚,的確是可穩定軍心。可問題在於,董西平如今位高權重,豈能輕身涉險?若我猜測不錯,只怕他大軍正在趕赴偃師。”

“啊?”

“到時候,我們未能攻下偃師,就必須面臨腹背受敵的窘況,實則更加兇險。”

高寵心眼兒雖然實在,但並不是傻子。

聽劉備說了這麽多話,還能不明白劉備是什麽意思?

主公這是打算退了啊……

“主公,您的意思是?”

“立刻派探馬出去,尋找董賊主力蹤跡。然後我們再根據情況,做出其他打算。”

“喏!”

高寵點點頭,已經清楚了劉備的意思。

當晚。他加強了大營地防衛,同時也密令親信人馬,做好情況不妙,立刻撤退的準備。

在寅時。探馬傳來了消息。

三關兵馬皆有調動地跡象。同時董主力兵馬,已從伊闕關殺出。由典韋督軍,趕赴偃師。預計最遲在午時,將會抵達偃師城下。也就是說劉備只剩三個時辰!

在這個時候,劉備顯示出了梟雄的本色。

立刻做出壯士斷腕的決定,舍了大部人馬,只帶五百親隨,悄然從大營中離開。

三萬人馬,說穿了並非劉備地嫡系。舍棄了也無甚可惜。

劉備高寵帶著五百精兵,一人雙騎。連夜繞過了偃師,卻沒有往滎陽方向走。

高寵問:“主公,我們不去滎陽了嗎?”

劉備冷笑道:“還去甚滎陽?聯軍已名存實亡,劉表不結盟,袁紹打青州。曹操如今自顧不暇。幽州公孫度失了盧龍塞。等同於被董賊兵馬打開了幽州的門戶。只怕用不了太久,幽州就要更換主人。而我們。必須要趕回徐州,另做打算。”

公孫度完了……

那麽牽扯袁紹後腿地聯軍,也就沒有了。

袁紹這時候,肯定不敢和董交鋒,那麽他所有地精力,都將集中於青州方面。

劉備說地不錯,聯軍……已經完了!

失去了主將地三萬兵馬,在卯時遭到了典韋大軍的突襲,全軍潰散。

而得到了主力人馬地支援以後,偃師的防禦一下子變得極有厚度。同時,虎牢關主將夏侯,因聽說平臯守將換了人,張離去,由一個屁大的小孩兒鎮守,立刻生出了輕視之意。而且龐統在接手平臯後,更在某種程度上助長了夏侯的驕狂。

聞聽雒陽情況不妙,夏侯忍不住生出攻擊平臯的念頭。

雖有手下謀士的勸阻,可夏侯卻不肯聽勸,執意出兵,結果在平臯遭遇伏擊。

不但損兵折將,連帶著還被龐統從小修武行營調過來的成蠡,領兵偷襲虎牢關。

夏侯慘敗而回,發現虎牢關已經易主,連夜領殘兵敗將,逃往滎陽。

董攻陷了偃師,河內大軍與偃師大軍連成了一體,徹底封堵住雒陽兵馬的退路。

周瑜聽聞消息之後,忍不住怒罵道:“一耳賊誤我,一耳賊……誤我!”

之後,吐血昏迷過去。

至此時,正值季冬將去,孟春將臨……

二十萬聯軍被困雒陽,面臨著饑寒交迫,全軍覆沒地危險。

“虎牢關丟失?”

姓楊城內,曹操驚怒不已的看著滿身血汙地夏侯淵,眼睛瞪得溜圓,說不出話。

“虎牢關,怎會丟失?”

曹操怒道:“元讓,我不是早就命令過你,不得擅自出兵……擔心你忍耐不住,我還派人再三囑托於你,為何那虎牢關,還是會丟失了呢?”

“我……”

夏侯不知道改如何回答,久久說不出話來。

看這情況,曹操還能猜不出裏面的緣由,甩袖起身,怒聲道:“來人,將夏侯拖出去斬了!”

魯肅等人忙出面求情。

更有許褚曹彭為夏侯說話,曹操這才收回命令,打了夏侯二十軍棍算作了事。

當然,曹操也舍不得殺了夏侯。

“諸公,偃師被攻取,三關守將反叛,虎牢關失陷……雒陽戰局,可有挽回余地?”曹操穩住心神,盡量把語調平緩。

可誰都能聽得出來,他此刻的內心,並不平靜。

魯肅說:“袁紹董聯手,首尾夾擊於我。如今偃師又失,主公當做一取舍才是。”

“取舍?子敬不妨明言。”

魯肅命人取來了地圖,上面繪出青州兗州冀州和京兆的地形。

“董既然奪取了雒陽,怕也是到了極限……雒陽一戰。本就是他為漢帝挽回顏面的一戰,故而打到現在這個地步,怕是很難再有作為。而袁紹失了並州大部,老家冀州已經在董地虎口之下。必然會不顧一切地尋求空間。縱深發展。”

曹操等人,微微點頭。

“主公若想繼續下去。就必須舍棄一方,連結一方。”

其實,在魯肅說出取舍之道的時候,曹操等人都已經猜測出他接下來地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