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六章 空城 ( 4918 )(第2/3頁)

當劉備率領大軍抵達的時候,董已經做好了一切安排。

陳容在當這偃師令地一年裏面,對偃師地百姓挺不錯,故而也頗有人望。由他出面,安撫百姓躲在家中,不可妄自走動。而三千元戎士,再加上偃師當地的郡國兵,四千人分作兩撥,在偃師城內進進出出,做出了關中軍主力抵達地態勢。

接下來的事情,就只有聽天由命。

董跨坐獅鬃獸,如同一座小山般。立在吊橋上。

當劉備出現的一刹那,董的心跳猛然加速。面對這個當年因誤會而敵對的家夥,董說不出什麽好惡來。事實上,直到現在。董對劉備始終存有好奇。

這麽一個家夥。背負著反賊的惡名。

一次次地被打得窮途末路,可是卻一次次的爬起來。更變成了今日的一方諸侯。

如果擱在後世,絕對能寫成一部勵志小說吧。

百折不撓,愈挫愈勇……這也許就是劉備的真實寫照吧。這樣地一個人,你可以去恨他,但是也不得不去尊重他。至少在董看來,劉備有值得他尊重地實力。

沉聲道:“劉玄德,雍水一別,轉眼已十年有三。別來無恙乎?”

說話的口吻,帶著沉冷之意。更有一種久居上位才會擁有地孤傲。按道理說,劉備看見董,應該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才是。二人在陰差陽錯之下,仇恨已經深的不能再深。張飛死在董手中。老婆被搶走。老娘似乎也是死在董手裏。

這仇恨,可真的是刻骨銘

但是不知道為什麽。在見到董的一刹那,劉備心裏面突然間變得非常平靜。

算起來,他二人最後一次見面,是在十三年前的雍水畔。

此後劉備雖然和董卓有過交鋒,但是卻沒有和董真真正正的見過一面。

一晃十三年過去,卻令劉備生出一種物是人非的感覺,一提韁繩,催馬上前。

“十三年不見,董侯風采依舊!”

很難說此刻是什麽感覺!劉備雖然許多次猜想他和董見面時的景象,可沒想到……

董淡然道:“劉玄德,你我之間想必也無甚好說。今日你兵臨城下,而我手中卻無兵無將。你若想奪取偃師,就放馬過來。望你奪取偃師之後,莫要禍及百姓……不過,想要進城地話,卻還要問問我掌中這口寶刀是否同意,董某在此恭候。”

有時候,你越是說大實話,反而越是會被人誤會。

偃師城內,正如一座空城般。但是於劉備而言,那空蕩蕩的城池,卻是一個陷阱。

如果不是早先有探馬報告,說董大軍已入偃師。

劉備說不定真地就會殺入偃師!

可是現在,他猶豫了……

高寵催馬上前,“主公,我們殺進去?”

“不可!”

劉備連忙制止,心砰砰的亂跳,目光如鷹隼一般的銳利,緊盯著董。

“董西平非一莽夫,喜歡以奇兵取勝。此人詭詐如狐,我等需小心謹慎才是。”

三萬大軍,在偃師城外靜立。

對面,董巍然不動。這是一幕極為奇異的景象,在斜陽之中,更顯出詭譎氣氛。

劉備輕輕的舉起手,試探性質地前進數步。

三萬大軍一動,董地心呼的一下子就提到了嗓子邊上,手心裏,全都是冷汗。

被識破了嗎?

念頭未落,聯軍又停止了前進。

天已經黑了,城頭上還是沒有動靜,而劉備方面地聯軍,已經點上了亮子油松。

董開始感到不耐煩了!

這種奇怪的對峙,有時候更勝過一場你死我活的搏殺。

董舉刀,厲聲喝道:“劉玄德,董西平在此,何不放手一搏?”

聲如巨雷一般,在蒼穹中回蕩不息。董細目圓睜,掌中大刀閃爍著森寒光亮。

即便是膽大如高寵,也被董這一嗓子喝得心驚肉跳。

這就是虎狼之將?這就是那傳說中天下無敵的暴虎雄風?只這氣魄,誰敢當之!

劉備緩緩的擡起了馬槊,卻遲遲不敢下令。

這時候,董在此發出巨吼:“涼州董西平在此,劉玄德可敢與我一戰!”

要說講起來,劉備也算是見過世面的人。自涿郡起兵至今,十六年中殺人無數,大大小小的戰役,沒有一百也有八十。可以說,他見過許多了不得的人物。

可是卻從沒有過,如今日董給他的這般威勢。

也難怪,董給劉備的教訓太多了……當年安喜縣一戰,到後來的雍水畔孤身救駕。

董那虎狼之將的名號,並不是憑空得來,而是靠著一場場勝利奪取的威風。

劉備的手微微顫抖,心裏卻已經生出了退意。

董細目圓睜,怒吼道:“劉玄德,爾即已來,戰又不戰,退又不退,是何道理!”

就好像一個霹靂,在天空中炸響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