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六章 十年(六)(第2/4頁)

  不,我尚有諸佛護佑,只要我心中有佛祖的存在,那麽佛祖就在我的身邊。

  有時候,有些事情真的是說不清楚……

  按道理說,劉辨在這時候應該生出那種睥睨天下的豪邁之氣,可誰也沒有想到,竟因孤單,使得他心中竟生出朝佛的念頭。而這一念頭,也注定了他此後的命運。

  告祭完畢之後,接下來就是焚燒祭文。

  劉辨把祭文投入了鼎中,見火舌亂竄,卷軸那明黃色的錦帛,正準備進行下一個儀式,卻見神壇四周的凹槽中突然噴出了火焰,迅速形成了一個火環之後,向中間的祭壇沖去。

  青紫色的煙霧蒸騰而起,把劉辨的身體裹在中央。

  神壇下,大小官員以及百姓,都看得清清楚楚。下意識的全都跪在了地上,山呼萬歲。

  緊跟著,只聽一聲巨響。

  一股紫青色濃煙沖天而起。

  “保護皇上!”

  夏侯蘭不由得大吼一聲,向祭壇上沖去。

  就在眾人要沖上祭壇的時候,卻聽濃煙中,傳來了劉辨的一聲厲喝:“爾等怎敢在此騷亂,還不給朕下去。護衛何在?凡有未得朕命,妄自登壇者,格殺勿論。”

  護衛聞聽,鏘的抽出了兵器。

  夏侯蘭等人不得已,又退了下去。

  此時,高台上劉辨手捧著一方大印,眼中卻閃動著淚光。

  他已經不再是許多年前,那個懵懂的孩童。剛才發生的異象,也著實嚇了他一跳。

  祭壇碎裂,一方玉璽卻出現在他的面前。

  劉辨如何認不出,那玉璽的來歷?自董卓死後,失蹤了近八年的傳國玉璽,出現在他的面前。

  腦海中,浮現出董俷臨行前說過的話語。

  “皇上,當年我董家欠你的,終歸會全都還給你。好好的守住,莫要再有閃失。”

  是,如今董俷把欠他的,都還了!

  可是董卿,朕欠你的,又該如何償還?

  劉辨手捧玉璽,立於高台之上,朝著函谷關方向看去,似乎要穿越過時空的阻礙。

  ******

  雒陽城外,曹操的臉色,格外難看。

  “劉景升走了?”

  他強壓著怒火,低聲的咆哮著:“劉景升為什麽要走?他難道想要與天下為敵嗎?”

  “劉荊州昨夜匆匆的離開雒陽,直奔軍營。後來也不知是怎地,早上小人去請他的時候,他不在府中。到軍營時,發現大營中空蕩蕩,只剩下一兩千老弱病殘。”

  “父親,不如孩兒立刻帶兵,把劉表抓回來?”

  站出來說話的,正是曹操的長子,曹昂。在演義中,曹昂本應該死於曹操征討張繡的宛城之戰當中。可如今,由於張繡在雒陽時就被董卓殺死,以至於宛城之戰,也就成了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也許正是這個原因,曹昂依舊好好的活著。

  對於這個長子,曹操甚愛之。

  其人孝廉,明大義,更禮賢下士,頗有曹操之風範。兼之文武雙全,以至於許多人,乃至於曹操自己,都把曹昂視作接班人。帶在身邊,時常給予曹昂指點。

  “萬萬不可!”

  魯肅站出來說:“如今會盟在即,萬不可輕舉妄動。如果這時候動手,各方諸侯難免會生出疑慮。以肅之見,當前萬事以會盟為重。區區劉表,不過冢中枯骨,可立刻派人前往汝南,命呂布於途中攔截。想那劉表,定難逃出惡虎之手。”

  曹操這會兒,也穩住了情緒。

  “子敬所言極是……不過,操不明白,劉表昨天還好好的,怎麽今日就走了呢?”

  曹昂輕聲道:“孩兒已命人探查,據說昨日深夜,曾有人拜訪了劉表。”

  “誰?”

  “據細作說,那人應該是袁紹的部曲。和劉表沒有交談太久,就告辭離開,入了袁紹的大營。只是當時,由於那人的身份特殊,所以細作也不好再仔細的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