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0章 大決戰(三) ( 5801 )(第2/2頁)

可不成想石韜說:“我所學的是律例政法只怕去了池卻幫不到黃將軍。不過我有一人推薦……馬伯良精於內政事無巨細皆可勝任何不請他幫忙?”

黃將軍就是黃劭。

如今被董俷封為典農中郎將主抓池屯田。

馬嶠一見石韜站起來說話就知道不好……

可也沒辦法阻攔見李儒向他看來只好苦笑著站起身來說:“大都督揚我漢軍威武實乃我大漢子民的楷模。大人若不以為學生才疏學淺當願出上一把力。”

言下之意就是:我幫忙但是不可沒打算投靠董俷。我所做的只是一個大漢子民應該做的事情。等事情完了我走不走那是另一說至少現在我不會走。

李儒也聽出了馬嶠話中的意思只是微微一笑。

“既然如此那就煩勞伯良。”

“李大人我也想出一份力願前往那個什麽山口抵禦烏孫賊軍不知可否?”

越兮站起來恭敬的說:“馬嶠剛才也說了此乃我大漢子民所應該去做的事情。”

李儒想了想也就答應下來。

畢竟這越兮看上去可是不簡單……

薰俷在圖爾特山口的壓力非常大聽說麾下部將全都派了出去連他的護衛武安國、王戎也被派出去作戰。身邊只跟著一個甘賁就算加上薰鐵李儒還是不放心。

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

更何況這越兮也好像不是個普通人。

當晚李儒將馬嶠越兮蔣幹等人都安頓下來又讓董媛出面接待麋大小姐麋貞。

徐庶和石韜回了他們在居延城的家。

徐母見到闊別八年的兒子回來也忍不住和徐庶抱頭痛哭訴說這離別的悲傷。

只不過當徐母聽說兒子第二天就要隨軍出征心裏雖然不舍卻沒有挽留徐庶。

反而轉身進了內室片刻後出來時手中卻多出出了一件滕皮甲和一把寶劍。

徐母把滕皮甲和寶劍放在了徐庶的手裏。

“大都督為奸人所害卻沒有停止過揚我漢室威嚴。這甲冑和寶劍是娘請四小姐為我要來的。娘就想我兒能回來了就把它交給我兒讓他為大都督效力……如果有一日大都督真的失敗了娘也會穿上甲胄提起寶劍為大都督效力。”

這話說的很簡單也沒有任何激動人心的豪言壯語。

徐庶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雙手捧著那滕皮甲和寶劍顫聲道:“兒定牢記母親今日的話語。就算是死也定會死在大都督的前面絕不會做那貪生怕死的小人。”徐母聞聽雖流著淚卻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