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四章 並非那麽簡單(一) ( 4773 )(第2/3頁)

所有人聽到這裏,不由得一陣詫異。

兩個老頭瘋了,怎地主公也跟著那兩個老家夥一起發瘋?

初平三年十二月,涼州戰事漸趨平緩。

李傕失去了郭汜的幫助,在和馬騰的爭鬥中,並沒有占到便宜。

而馬騰同樣也沒有獲得勝利。

他得了安定和漢陽兩郡,卻失去了武威根本,連帶著,還失去了一個兒子。作為一方諸侯,馬騰對薰俷並沒有太大的恨意。將軍馬革裹屍還,董俷並沒有做錯什麽。相反,自己參與了殺死董卓地計劃,作為薰家地一份子,董俷殺馬超,天經地義。

可問題在於。馬超雖然死於薰俷之手,可實際上卻是因為李傕陷害。

如果不是李傕郭汜地陷害,馬超又怎麽會被董俷所殺?殺死馬超的元兇,正是李郭。

於是,一場為兒子的復仇之戰,在馬騰和李傕之間展開。

雙方在漆縣、街泉亭鏖戰六十余日,最終兩敗俱傷,各自收兵暫時,休養生息。

隨著李馬之爭結束,由董卓之死帶來地種種動蕩。全都停止下來。

曹操出兵青州,並不急於清剿黃巾余孽。在占領了東海郡之後,就地開始了休整。

用曹操的解釋就是:黃巾余孽肆虐多年。絕非朝夕間可以清除。

黃巾之根源,在於太平道當年在民間的流傳。只要將太平道消滅,才可以徹底平定匪患。所以,這清剿必須一步步的來,把黃巾余孽一口口的吞掉,將其生存之根本,徹底的鏟除。

聽上去。很有道理。

可如果往深處想。曹操鏟平了太平道,基本上也就徹底的控制了當地。

一地一地地鏟平。一地一地的控制……等到了最後,黃巾鏟平了,青州也姓曹了。

曹操很有耐心。可景卻生活在水深火熱中。

但又一想,曹操說地並沒有錯。也許真的是這樣,才能杜絕了青州地黃巾匪患吧。

曹操不急於求成,陶謙也無法全力攻打揚州。

劉在緩過了一口氣之後,命張英陳橫二人與會稽太守王朗聯手,擋住了孫策的攻擊。然後又派出剛投降過來的嚴白虎叔侄為九江太守,與許靖聯手大敗陶謙。

漢室社稷在這個寒冬,得到了喘息之機。

可誰都知道,這短暫的平靜過後,將會是一場更加殘酷,你死我活的血腥爭鬥。

不過誰又會在意這些?

能喘息一下,就喘息一下吧。

對於各路諸侯而言,這場持續了八個月的動蕩,也確實已經耗盡了他們所有能量。

上邽的冬天,非常冷。

鵝毛大雪飄飄灑灑落下,放眼望去,盡是一片蒼涼而雄渾地白色。

在這種滴水成冰地嚴寒天氣下,上邽城頭雖一如往常的安排了巡邏士卒,但大多數人都圍聚在火盆旁邊取暖,那裏還有什麽心思巡邏?也難怪他們地懈怠,上邽遠離戰火,隨著武都郡被馬騰拿下之後,這裏基本上已經和戰火不再有任何關聯。

不過士兵們松懈,卻不代表著所有人都失去了警覺心。

上邽守將姜敘正在府衙中,仔細的盤問著一名斥候。

“射虎谷有兵馬移動的跡象,你確定?”

“將軍,千真萬確!”

斥候說:“小人帶人往射虎谷巡視地時候,和對方遭遇。所轄十人,被對方所殺……小人當時眼見情況不妙,就藏到了雪地中,這才躲過了他們的追殺。將軍,那些人的穿戴非常怪異,小人曾經見過那種盔甲,應該是董太師所轄親軍的裝備。”

即便是董卓死了,可是作為涼州人,還是習慣性的稱呼董卓為太師。

姜敘也是見怪不怪了,而且此時此刻,他也沒有心情計較那斥候對薰卓的稱呼。

“你確認?”

“千真萬確……小人家中有一表兄,就在鐵甲軍中效力。不過後來卻……所以小人能認出那種裝束,一輩子都不會忘記。若非小人身材不夠,當年也險些投奔過去呢。”

這斥候越是這麽說,姜敘非但沒有責備,反而深信不疑。

他也知道,董卓在涼州頗有威望。馬騰張邈雖然占領了漢陽和隴西,可並不能消除當年董卓留下來的印記。表面上看,涼州在馬騰的統治下沒有任何問題存在。

可實際上,姜敘非常清楚,只要董俷站出來一聲召喚,隴西漢陽的兵馬,至少有一半會臨陣投降。薰卓的威望,董俷的兇名,二者加起來,足以令整個涼州震蕩。

這也是張邈和馬騰為什麽一定要殺死董俷的重要原因。

只要董俷活著,那麽涼州就安定不下來。姜敘是道地的涼州人,自然明白其中道理。

可問題在於,董俷怎麽會出現在射虎谷?

能掌握鐵甲軍的人,唯有董俷.可他不應該在武都嗎?為什麽會跑到了漢陽,又是如何從武都抵達射虎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