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六章 一念惡漢 ( 5666 )(第2/3頁)

郭嘉!

薰俷攥緊了拳頭。這個他當初一心想要得到,卻未能得到的人,如今已經成為大敵。

郭嘉在這世上留一日,就會是一個威脅!

李儒說:“我們現在還有一個機會,那就是死守函谷關,把李傕郭阻於函谷關外,而後與曹操兩下夾擊,則李傕郭必然死無葬身之地。”

薰俷卻搖搖頭,“姐夫,你不了解那曹阿瞞……那家夥精明的很。夾擊李郭,必然會令李郭狗急跳墻,說不定會殺死那漢家子。若漢家子死了,則他和我們定然就成了天下公敵。你我無所謂,可曹阿瞞卻承受不起這麽一個局面……以我看。他十有八九會在陽止步……至於他後面的打算,我說不準,但絕對不會與我們合作。”

漢家子,指地是漢帝劉協。

當初聽評書,看演義的時候,董俷對劉協挺同情的。

那麽小的一個孩子,居然承受了那麽多的災難,這在外人看來。簡直不可想象。

但同情並不代表認可!

雖然劉協是董卓立起來的皇帝。可董俷總覺得這小孩子的心機太過於深沉了。特別是當初企圖殺死他的兄長劉辨。更讓薰俷覺得不可思議,小小年紀,竟如此毒辣?

也正是這原因,董俷心裏對劉協非常地反感。

當老爹在地時候,董俷看著董卓地面子上,還稱呼一聲皇上。

可老爹不在了,自然也就不需要再給什麽面子。再說了。鄭泰布這麽大的局,若劉協沒有在後面點頭,恐怕以鄭泰的能力,也不那麽容易做到。這小孩子,自尋死路!

對於曹操的了解,李儒自然比不得董俷。

沒錯,若曹操和董俷夾擊李郭二人,最終得益的人是董俷。

李郭一死。司隸必然大亂。薰俷就能夠借此機會在司隸站穩交感。據守關中一地。

有河水阻隔河東,又有函谷關天譴,可說是穩如泰山。

而曹操就不一樣了。

背負一個弑君的罪名。他就算得了京兆,占據了兗州,依舊要面臨諸侯的討伐。

換做是李儒,怕也不會做這種損己利人地事情。

李郭兵馬,不足為懼。

但是這身邊還帶著百十口家眷,卻不能不讓人仔細的考校。

薰俷這時候,做出了一個也許會讓他背負一世罵名的決定:放李傕郭二人入關。

李儒聞聽之後,不由得臉色大變。

“主公,你可要想清楚啊。若李郭挾持天子入關中,則漢室的臉面可就徹底被扒光了。到時候,李郭二賊固然是為千夫所指,可是你我,只怕也要背負萬載罵名。”

薰俷笑了,“姐夫,我們背負的罵名,難道還少嗎?”

一句話,把李儒說的啞口無言。

漢室,也許由此而大亂,從今往後,將再也難找到當年的安寧了!

******

“主公,主公……”

何儀的呼喚聲,將董俷從沉思中喚醒。

“啊,什麽事?”

“林鄉亭侯和華雄將軍有事求見!”

薰俷扭頭看去,只見在馬道口前,李儒和華雄正恭敬地肅手站立。

“姐夫,文開,是不是有敵情出現?”

這個時候二人出現,肯定是發生了什麽事情。兩個月地奔波,董俷早已經習慣了。

從函谷關撤退,占領了弘農。

薰俷命人洗掠了弘農庫府。將金銀散發給了隨軍將士,把能帶走的全部帶走。不能帶走的,能分發給弘農百姓就給弘農百姓,不能分發地,就一把火全部都銷毀。

而後一路洗掠。

先後襲擊了務鄉、湖縣、溪鄉,最後攻占華陰。

華陰楊氏族人,被董俷殺了一個幹幹凈凈,雞犬不留。老爹曾想用溫和的手段來拉攏世族,可現在看來,什麽溫和的手段,狗屁……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殺戮。

順我者生,逆我者亡。

薰俷的觀念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改變,手段越發的兇殘,把個司隸攪得天翻地覆。

在攻陷華陰之後,董俷突然發現,自己的兵馬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有增加的趨勢。

如果是在往常,他一定會非常高興。

可現在……這些兵馬不足以相信,也不足以依持。別看現在跟的這麽緊,一旦發生了危險,肯定會不戰自潰。一群烏合之眾,不足以成就大事。在薰俷的觀念中,兵多不如兵精,即便是在這樣的時刻,他依舊保持著這種觀念,不曾改變分毫。

能留下的精壯,全部留下。

不能留下的老弱殘兵,則分發金銀。然後交給那些心懷不軌的將領,襲擊三輔重鎮,臨晉。而薰俷則帶著主力人馬,繼續沿途洗劫。在攻陷了鄭縣之後,修整三日,突然轉道進入冢領山。等李郭的兵馬反應過來之後,董俷的人馬早就不知所蹤。

那冢領山,是秦嶺支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