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九章 紛亂開局(第3/5頁)

  但是羊續的一席話,卻讓董俷心動。

  “吳忠侯你用強在先,孔明現在是和您耗著。您要是殺了他,不但平白給了他一個好名氣,你自己還要背負一個擅殺賢士的惡名。吳忠侯,忘記你當日的求賢說嗎?有一些人就是這樣,你越是生氣,他越是高興,你不理他,當笑話聽,他自己罵不出東西的時候,也就自然消停了。嘿嘿,不過這家夥的確罵的精彩,老朽還打算讓我那犬子旁聽一下,長長見識呢……吳忠侯,這可是考驗你耐性的機會。”

  媽的,你兒子長見識,我卻要在旁邊被罵。

  不過羊續這一席話,倒是讓董俷消了氣。有時候還拉著蔡琰一起旁聽,嘻嘻哈哈的若無其事。

  如此持續了兩個月,胡昭也罵累了!

  有一日,文姬牽著三歲的董冀從胡昭門口過去,被胡昭好像發現新大陸似的,引起了興趣。

  就拉著兩個小孩兒,一會兒誦讀詩經,一會兒講解尚書。

  這胡昭的學問,可以用博古通今四個字來形容。文姬在蔡邕的熏陶下,本來就精於詩詞歌賦,連帶著還能寫出一手令董俷都感到羞愧不已的好字。這一下,可對了胡昭的胃口。而董冀,別看只有三歲,卻喜歡聽胡昭講解春秋、戰國策之類的故事。

  用胡昭的話說就是:“豎子不義。”

  管他義不義,反正董冀就是喜歡聽……

  所以每天都會讓姐姐帶著他聽故事,連帶著,也學會了詩經,楚辭,還能背誦一兩首。

  這件事很快就被都護府中的其他小孩兒知道。

  大到十四五的典弗典佑,小到比董冀還要小的典存典見,都跑過來喊著要聽故事。

  黃忠的兒子黃敘,劉望的兩個女兒……

  一群小孩子天天堵在胡昭的住所,唧唧喳喳,讓胡昭不得片刻的安寧。

  後來索性開始講學,是很正經的講學。

  聽的好,回答的好,就可以聽他講春秋史記中的故事。

  董俷很贊成胡昭這麽做,甚至有時候還讓蔡琰三女在外面旁聽這胡昭的講學。

  他是不會主動過去!

  胡昭不待見他,他也不待見胡昭。

  兩個人見面,弄不好就會吵起來。打架,董俷一個頂十個,罵人,胡昭可以頂一百個。

  聽到典滿要求,董俷沉吟了一下,輕聲道:“小滿,孔明先生是一個好先生,學問很大,能和他學,是一件好事。休要做一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莽夫,你爹至今仍遺憾,他不識字,只能一輩子打打殺殺。我知你想為萬人敵,就應該好好珍惜。”

  典滿雖然不太情願,可也知道,董俷說的有理。

  “我聽二叔的!”

  董俷滿意的點頭,“聽話才是好孩子……”

  “二叔,昨天我聽爹說,您好像要準備出兵了?”

  董俷一怔,咬著嘴唇,輕輕點頭,“是啊,差不多也是出兵的時候了。溫侯兵出梁山,和胡人數次交鋒,大獲全勝。而我至今還停留在這裏……嘿嘿,也該殺殺他的威風了。省的他呂奉先總以為天老大,地老二,他老三,該讓他知道,天外有天。”

  典滿可不明白董俷這些話的含義。

  他只知道,要打仗了,他可以有用武之地了!

  “二叔,這次你出兵,帶我一起去吧。”

  董俷看了看典滿,而典滿還墊了墊腳尖,挺著胸膛,向董俷表明,他已經長大成人。

  董俷沒有回答,突然問道:“小滿,你今年多大了?”

  “十三,我已經十三了!”

  董俷撫摸著典滿的腦瓜子,心裏面有了一種蒼老的感受。轉眼間就過去了六年!

  六年前,他認識了典滿。

  而當時的典滿,還是個小不點,如今一晃,也已經有七尺多的身高。

  我十三歲的時候,大姐……

  積壓在胸中七八年的仇恨,一下子竄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