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五章 求賢令 ( 4723 )(第2/3頁)

這極為繞口的一句話,說地是擲地有聲。

特別是那最後一句,但求其能,不求其德,唯才是舉……

一番後,說的楊彪黃宛臉色大變,而董卓李儒,則是目放精芒。

是啊,這天底下有本領地人多了去。或許有些人的德行略有虧欠。但不可否認,那是有大能的人。若為了些許德行,而棄

,豈不是太過於可惜了一些嗎?

薰卓的手,忍不住開始顫抖起來。

李儒則暗自點頭:今日西平這一番話出口,只怕今後天下有能者。都將紛紛來投。

與西平如此,與嶽丈,豈不同樣如此。

忍不住開口道:“太師,西平此言,實乃大善警句。何不張貼榜文,令天下人知?”

“甚好,甚好……哈哈哈哈,吳忠侯說的好。說的好啊!”

這老子誇兒子,是不需要半點地保留。

朝堂之上的士人,莫不臉色蒼白。

楊彪和黃宛,原本只是想戲弄董俷一下。可沒想到董俷這一席話,卻破了士人的局。

按照楊、黃二人的想法董卓雖有千軍萬馬,卻沒有治理天下地人。

就這麽扛著,你就算再厲害,又能怎麽樣?到了最後,還不是向士人乖乖的低頭?

而董俷現在這一段話,傳揚開來……

楊、黃二人。有點不敢去想那後果會是怎樣。

薰俷目光灼灼,看著楊彪黃宛,“人無完人,誰都有缺點。這世上沒有敢不敢用的人,只有你會不會用的才子。我雖粗鄙,卻能勉強做到人盡其用。但不知二公要為我推薦何人?”

絕不能為其推薦賢良。否則這薰家子以後可真地是不得了。

楊彪黃宛相視一眼之後,就拿定了主意。但被逼到這個份上,二人又不能不說。

一咬牙,黃宛說:“吳忠侯,豫州潁川有一賢士,此人姓胡,名昭,字孔明。有商山四皓之氣節。又有蕭何韓信之才德。不過,胡昭天性淡漠,只怕吳忠侯難以征辟。”

胡昭?

這名字好陌生啊!

不過這家夥居然叫孔明,和諸葛亮一樣。也叫孔明?

薰俷心中不免感到很奇怪,按照楊彪黃宛所說,此人這麽有本事,為何演義中無名?

猶豫了一下,董俷說:“能不能征辟是我的事,多謝二位指點。”

回去以後,還是問一下嶽父,看看這個胡昭,究竟是什麽來頭,居然也叫做孔明?

薰俷想到這裏,暗自下了決心。

******

“胡昭?”

回到家中後,董俷立刻就找到了蔡,把朝堂上的事情講述了一遍。

蔡聽罷,不由得苦笑起來,“阿醜,只怕你這一次真的是要有麻煩了。這個胡昭,年二十八歲,是潁川大大有名的人物,性格淡漠,脾氣倔強,連許多潁川士族都奈何不得他。骨頭硬的很,何進當初甚至三次征辟,卻沒有前來。後來何進一怒之下,派人強請胡昭。這家夥倒好,置家中田產不顧,帶著家人,躲進了深山。胡昭這個人,最講求的就是氣節,你想要征辟他?恐怕比羊續還要麻煩一些。”

薰俷聞聽,不由得連連蹙眉。

怎麽他所遇到的士人,一個兩個的都是這樣子?

可是又在朝堂上和人打賭,董俷自然不可能就這麽輕易的認輸。

找來了法衍,把事情和他一說,那法衍卻忍不住笑了。

“主公,待君子和待小人,必須要用不同地辦法。似胡昭這種君子,你用正常的手段,是不可能招攬過來。要想請他出山,唯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用強硬的手段。”

“可是嶽丈說,此人的骨頭很硬啊。”

“骨頭硬,我們就把他弄酥了……主公何不把他強請過來,若是答應了最好,不答應,就把他困在帳下。主公想以誠待人,可這人卻天生分有高貴低賤之說,不能一視同仁。”

“這樣一來,會不會冷了天下士子的心?”

法衍嘿嘿直笑,“道貌岸然之輩,自然會覺得齒冷。可主公以為,這樣的人會來為主公效力?今日主公在朝堂上發布招賢令,選擇地時機再好不過。只怕過了今天,這滿天下的寒士都會對主公心向往之。到時候,就算胡昭不應,又有何關系?”

薰俷心中一顫,忍不住連連點頭。

“季謀先生所言極是,我倒是著相了……不錯,有些人,你越是客氣,他就越不知天高地厚。我當立刻派人前往潁川,將那胡昭強行征辟。若不肯前來,那就當場格殺……不為我用者,他人也休想用之。這世上本就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法衍原本只是想要董俷把人抓來,可不成想,董俷做的更絕。

沒錯,面子是人給的,你若是不要臉,那可就怪不得別人做的狠辣。

這動蕩年月,好心腸的人往往活不長久。只看你胡昭,是不是一個識時務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