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四章 三韓獻寶,中藥變韓藥 ( 6676 )(第3/4頁)

“肖古王請求大漢皇帝,冊封他為百濟皇帝,同時請求將樂浪郡賜予百濟。”

古爾奴嘴角上翹,得意洋洋。

薰卓卻笑了……

不禁是董卓在笑,滿朝文武全都笑個不停,連素來與董卓不對付的馬日磾等人。也在搖頭大笑。

薰俷突然開口:“區區蠻夷,居然也敢自稱是我大漢天朝地兄弟友邦?我只知道,百濟總共不過數城,就算加上新占領的車陷腰城和石門城,也不足三十個

…百濟皇帝,肖古真是井底之蛙,還大言不慚的要我地?古爾奴,莫非覺得,我大漢天朝會怕你們這些化外之民不成?一群跳梁小醜,不知天高地厚。”

古爾奴聞聽勃然大怒。可是當他看清楚董俷的樣子,到了嘴邊地話,又咽了回去。

昨天,就是這個人的部曲把使團打得沒一個人能站起來。

鄭泰曾經警告過他:在陽城裏,你哪怕去招惹董太師,也不要去把薰俷惹怒。

可就這樣退縮。古爾奴顯然是不太情願。

當下一撇嘴說:“百濟溫祚王開始,至肖古王已有五代。如今,三韓之民有十六萬戶,近百萬臣民,人才濟濟。而且,三韓之歷史,也是非常的久遠,說起來和大漢朝也是一衣帶水。你聽說過屈原的名字嗎?他就曾是我三韓子民中的一員。”

楊彪突然道:“我只知道。五百年前,楚國曾有一個屈平,卻是丹陽人,本屬姓屈氏。名平,字原。難不成你百濟也有一個丹陽嗎?就算你百濟有個漢壽縣,怎麽連屈夫子的名字都弄不清楚?按照正確的說法,屈先生應該叫做屈平。表字,本是對平輩或者晚輩人的稱呼,難道你百濟把先人,都是當成晚輩或者下屬?”

對付這種人,楊彪無疑是權威中地權威。

又有黃宛說:“姓,出自黃帝頊一系的祝融氏,從殷商時期遷至楚地,後因功受封與楚,居於丹陽。春秋時期,楚武王熊通的兒子被封於‘屈’地,稱之為屈瑕,後代遂以屈為姓……按照你的說法,莫非這春秋時期的楚國,是在百濟嗎?”

古爾奴還想辯解,突然聽馬日磾一聲怒吼,“無恥三韓,無恥百濟!”

原來,劉協把那盒子打開,裏面卻是放著一冊書卷。書卷上說:這紙張乃三韓所發明,又有三韓神醫,根據當地的藥草編纂一書,記載共百種藥物,稱之為韓藥。

劉協原以為是什麽了不起的寶貝,卻是一本醫書,隨手就給了馬日磾。

這劉協不懂,可馬日磾卻是博覽群書的人。一看書上所記載的草藥名目和藥性,分明就是自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流傳天下的《神農本草經》,那可是上古三皇所做。

“爾等低賤小人,經拿著神農本草經來充作寶貝,還自稱蔡侯紙為你們所發明……無恥,無恥至極。”

古爾奴大聲說:“神農本就是我三韓族人,本草經自然是我三韓寶物。”

薰卓臉上地笑容更盛,“化外野民,想必是不知道,那死字是怎麽寫的……來人,給我支起油鍋,把百濟使團的鼠輩,一個挨著一個的給我扔進油鍋裏炸一炸!”

見過不要臉的,卻沒有見過如此不要臉的民族!

原來,這剽竊並非是後世地韓國人所發明,從他們的祖宗開始,就留著不要臉的血液。

薰俷陰冷一笑,“區區幾百人,炸了又有何用?以我之見,這三韓之人,皆可炸!”

“吳忠侯此言甚妙!”

素來是和董家不一條路數的士子們,這一次竟然異口同聲的稱好。

且不管那古爾奴如何的苦寒喝罵,劉協意興闌珊的正打算退朝,黃宛道:“三韓不過是鱗介之癬,不足為慮。倒是烏桓的蹋頓兵馬,若不能解決,只怕會有麻煩。”

“這有何難,老夫已有對策。”

薰卓說著,拱手朝劉協道:“陛下,臣推薦一人,可令高句麗、扶余、烏桓三地不敢輕舉妄動。我麾下有玄人公孫越,熟知遼東諸事。可命其為遼東太守,威懾三地兵馬。同時命我麾下大將樊稠為樂浪太守,出兵百濟,將那肖古小兒人頭奉上。”

劉協沉吟一下,“準奏!”

馬日磾說:“太師,烏桓三地兵馬,倒不足為慮。只是這鮮卑人……”

包括董卓在內,聞聽感到了一絲頭疼。

鮮卑人地確是一個麻煩事。鮮卑二十萬控弦之士,而且馬術精湛,來去如風。這些人如果不和你正面交鋒,不停的騷擾,定然會造成很大的麻煩,的確是個問題。

公孫越,是董卓麾下大將徐榮所推薦,自有一身地好本領,董卓對此人非常信任。

樊稠,也是董卓的老部下,雖沒有徐榮華雄般的勇武,但用兵很平穩,足以對付三韓。唯有鮮卑,是一個大問題。究竟派什麽人出戰,一直是董卓所要考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