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0章 漢安軍 ( 6946 )(第2/4頁)

“將軍,只怕太師此舉,是有意為之。”

徐晃不禁奇怪,“為什麽?太師為何要冷落我呢?”

孫乾笑道:“將軍難道看不出來嗎?吳忠侯開府,等於今後將獨擋一面,正需要將軍這樣的人投效。太師此舉,只怕是希望將軍能為吳忠侯效力……何不拜訪董車騎?”

徐晃恍然大悟,抱著試探的心思,前來拜見董俷。

說實話,他對董俷還是很有好感地……想當年他在梁山擊殺去卑,薰俷在陽贊他是五子良將。徐晃聽說過薰俷那‘五子良將’地解釋。非但不生氣,反而開心。

古人的思想,是開枝散葉,子嗣眾多。

甚至有一段時間徐晃還在私下裏埋怨說:為何董西平不贊我為十八子良將呢?

哈,那樣豈不是說,他能有更多的子嗣?

不過徐晃至今還沒有成親。這‘五子’之說,怕不曉得何時才能實現呢。

薰俷走出大門,不等徐晃行禮,大笑著過去一把抱住了徐晃,“公明大哥,為何現在才來探望我?莫非是不把我當作兄弟?當初宛縣血戰,我們可是並

地戰友啊。”

聞聽這話,徐晃羞愧不已。

人家把自己當作兄弟。而他前來,卻是為了功名。

孫乾在旁邊打量董俷,對於董俷的事情,他可是聽了不少,可這卻是第一次見到傳說中的虎狼之將。

該怎麽形容呢?

第一個印象是避之不及。薰俷長得難看,雖然沒有蓄須,卻流露著一種雄獅般地震懾力。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董俷雖然醜,卻另有一種威嚴。那豪爽而不做作,不怒自威的形容。給孫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許,之前的選擇並沒有錯誤。

一番寒暄之後,徐晃又為董俷介紹了孫乾。

聽到孫乾的名字時,董俷不由得一怔,上上下下的打量對方。

這個演義中,劉備早期班底中的謀士。董俷還是有印象。是個忠貞之人,哪怕是劉備多麽的落魄,孫乾始終沒有背棄。只是演義地後期,孫乾似乎就很少再出場。

是能力不足,還是別的原因?

薰俷不知道,也懶得知道。正愁著沒人可用,這一下子就來了一文一武,確實不錯。

故而。薰俷對孫乾的態度,也格外的溫和。

這讓孫乾對董俷的感官,在不知不覺中,又高了一籌。

直接帶到了書房。請徐晃和孫乾坐下。

徐晃有點急不可待,把來意說明。他說:“小將冒然登門,願投效將軍,還請收留。”

薰俷聞聽,正中下懷。

他沉吟了一下,“公明莫要說這種客氣話……你我曾並肩作戰,我也不願說些虛透巴腦的假話來應付。我確實需要人手幫忙,公明前來,與我如久旱逢甘露一般。”

若是董俷說那些假裏假氣的客套話,徐晃反而會不高興。

同為武人,都是直爽之輩,大家有話直說,若是客套了,反而會起相反的作用。

孫乾暗自點頭:這吳忠侯,倒是個直爽的人。

薰俷說:“不瞞公明,我奉命組建漢安軍,但手中只有十數萬關東聯軍俘虜可以調配。秋日,我要對朔方用兵,如今正是千頭萬緒,難以梳理的關頭。公明之才能,我心深知。所以,客氣話我不說,還請公明代我,令石城郡主將一職,可否?”

徐晃原本想著,能在董俷帳下效力,就已經不錯了。

可哪知道,董俷竟然會給他一軍之主將地職位?這可真的是出乎徐晃的意料之外,就連孫乾,也不禁感到暈乎乎。

雖說徐晃早先在梁山也獨領一軍,可說實在的,受到的牽制很多。

石城郡主將,那可是貨真價實的一軍主帥。而且出自漢安軍下,只聽從薰俷一人。

“吳忠侯……”孫乾想說些什麽。

但是董俷卻將他攔住,“公明地本領,我很清楚。為一軍主帥,毫不為過。請公明勿要推辭,我會調撥三萬聯軍俘虜給你,一應物資任你開列出來。我不會插手你的軍務,唯一的要求就是,在秋時到來,你必須給我訓練出一支八千人的精兵。”

“啊?”

薰俷笑道:“兵不在多而在於精。石城於雍涼交界,北面朔方,西臨武威,正是漢、羌、混雜之地,情況頗為復雜。公明除了訓練八千精兵之外,還要著手兩件事。一,壓制武威馬騰,斷絕他與金城張邈的聯系;二,平息羌、之爭紛。”

徐晃很激動,起身道:“主公如此厚待徐晃,我必為主公效死力。”

“呵呵,莫說這些客套的話,實際上,是公明為我解決了一大難題。我將奏報。委任你為匈奴中郎將,石城督軍……孫先生可為都護府從事,石城別駕,聽候公明調配。所需一應要求,盡快列出清單……但不知,公明何時可以走馬上任呢?”